衰老是所有生物體生命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所有生物的一種全身性、慢性的退行性變化,呈漸進性發展過程。在人類,它的主要表現有適應能力減退、儲備能量減少和抗病能力下降。老年人的行動笨拙、反應遲鈍、消化功能減退以及易患感冒而致肺炎發生率高,均證明了衰老表現的存在。這一過程通常開始於性成熟穩定期30~40歲,以後持續存在,在程度上與年齡的增長呈正比關係。

  現在衰老研究表明,每人的健康與壽命15%取決於遺傳因素。有實驗已經證明,微循環功能障礙的出現及發展與年齡的增長呈正比關係。成年人40周歲以後消化系統中某些消化酶的分泌減少,從而影響了機體所需營養物質的吸收。在老年人的血液中,某些有益於健康的絲氨酸、組氨酸與賴氨酸的含量較年輕人減少,而那些無益甚至有害的如酪氨酸、腦氨酸以及苯丙胺酸則呈增多現象。這些生命基本物質的變化,嚴重干擾了組織細胞的生理機能,對衰老的發生發展產生一定的作用。目前十分活躍的〝自由基學說〞也表明人體細胞在代謝過程中可以產生自由基,尤其是超氧離子自由基對機體的長期損害,是促使疾病和衰老發生的原因之一,疾病能夠加速衰老的過程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除此之外,精神、飲食、運動(包括房勞)、社會及地理環境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在衰老過程中起了作用。可以明確的說,在衰老發生時,除了遺傳因素外,人體自身生命構成物質及功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傳統醫學對衰老的研究認為:衰老是人體整體退化的表現,儘管是以某一局部或某一器官形態和功能衰減為主要指徵,但均是整體衰老的局部反映,其中包含了其它臟腑組織形態和功能的衰減。關於衰老的發生機理,提出陰陽、氣血、出入、升降以及虛實等方面的失衡學說,認為陰平陽秘是健康的標誌。陰陽失衡是衰老和疾病發生的基礎,衰老的開始與腎氣虧損有關,痰濁瘀血和六淫等致病因素是促使衰老發生的主要原因。針對老年人多為本虛標實的狀態,提出在治療上不可純補、不可妄攻,其通補兼施、虛實同治的方法對延緩衰老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黃帝內經》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其中〝法於陰陽〞包括了許多方面的養生道術、藥物和食物。

  陰陽以其廣泛性、相對性、無限可分性,高度概括了自然界中一切相關連事物或現象的對立兩個方面。對人體而言,包括了人與自然以及人體自身及其內部的所有關係。陰陽之間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以及相互轉化的學說內容,可以闡明一切事物或現象的發生與發展過程,對衰老的研究也無例外。

陰陽屬性例舉:

陰→月、物質、形體、血、營、臟、足、左、腹、寒涼、沉、降、入。

陽→日、功能、精神、氣、衛、腑、頭、右、背、溫熱、浮、升、出。

  人體生命的存在標誌著機體整體陰陽狀態平衡,整體的陰陽可以用氣血來代表。氣為陽,為功能;血為陰,為物質;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二者同源於五谷,隨血液遍及全身各個臟腑,提供精微,運出糟粕,是臟腑功能正常的物質基礎。二者的平衡維繫著生命的開始及終結,它取決於父母的先天之精,依賴於後天諸多因素的滋養。

  在人的一生中,健康時或者疾病中,大多數的情況下機體細胞內外液的酸鹼度與滲透壓是相對恆定的。酸鹼有陰陽之分,維持滲透壓的離子物質有陰陽之別。姑且以酸、陰離子為陰,鹼、陽離子為陽,二者的穩定即構成了整體陰陽的平衡。因此認為整體氣血的陰陽平衡等同於機體細胞內外液酸鹼度及滲透壓的穩定,由此使衰老研究中西醫觀點具有了一致性。

  飲食、精神、運動伴隨著人的一生,它們不同時期、不同程度地對機體臟腑的陰陽產生影響。或者單獨作用於某臟某腑,或者共同作用於機體,導致了該臟腑陰陽物質比例上的失常或者是在數量上的轉變。與此同時,機體的其他臟腑或器官,依照遺傳基因的順序,遵循五行生克規律對其進行積極的代償,力求使受損臟腑陰陽物質比例恢復正常。實際上,由於機體具有完整協調功能,這些代償過程是沒有表現的,或者僅發生在細胞分子水平的變化,在臨床中仍然是健康的體質狀態。日積月累,當機體的代償功能不能使得廢損臟腑陰陽平衡時,該臟腑陰陽物質的失衡就發生了質的轉變,甚至是不可逆的改變。同時機體的其他臟腑也不同程度出現了陰陽數量或質量上的失衡,也就是衰老不可逆的開始。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機體的整體氣血平衡是相對穩定的,臨床實驗室檢查血液的酸鹼度及滲透壓基本波動在一定範圍內。這其中包含了機體臟腑陰陽平衡以及失衡時的代償變化,失衡時的代償過程標明了疾病或衰老的發生或發展,即臨床中的疾病(包括生化等方面的檢查異常)。

  以微循環功能障礙對衰老的影響可以進一步闡明上述觀點,微循環功能正常,標誌著機體血管因素和血液成份正常。血液的運行依賴於肺朝百脈,心主血功能的發揮,收肝藏血、脾統血及腎陽溫煦的影響。因此微循環運行功能障礙表明機體五臟功能不同程度的減退,其中包含了其相互之間的代償變化。就血液成分而言,脾為氣血之生化之源,主運化統分,又是生痰之源,血液中各種營養成分源於脾功能正常。而其中的疾病,瘀血則為臟腑代謝過程中的產物,也包括著脾生裡功能的損傷或者代償。現代醫學資料已表明痰濁等同於血液中的高脂質物成分,高脂血症的病理轉歸於中醫脾的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脾五行屬土,火生土、土生金、木克土、土克水,當脾土功能異常時,相生之心肺、相克之肝腎不同時機不同程度地進行著代償。肺主皮毛,出汗增多,皮下脂肪堆積,標誌著肺氣的增強。心主血脈,脂肪肝和肝功能的異常,腎排泄尿中脂質的增加與心排血增多有著一定的關係。其最終的結果,是緩解了血液中痰濁成分過多累積,從而維持細胞外液的穩定度。當然同時與此,身體的其他系統也進行著相應的變化。因此可以這樣認為,在微循環功能障礙時,機體整體的氣血陰陽是恆定的,而與微循環有關的機體內部臟腑實踐上均有著程度不同的陰陽失衡。陰陽數量比例失衡時,相互間可能完全代償而不表明臨床症狀,或者僅是細胞分子水平的變化。而其陰陽變化發生了質的轉變時,臟腑功能明顯減退,相互代償不能完全。機體發生了疾病,有一定的臨床表現,同時也就發生了衰老,並朝著不可逆的方向發展。最終出現了整體氣血陰陽數變和質變的過程,出現陰陽離決,代表著死亡的來臨。

  衰老的過程實際上是人體內部臟腑功能失調和代償變化的過程。因此養生防衰當以此階段著手進行人體陰陽物質的調整,有效地阻止或者延緩臟腑陰陽失衡中數變到質的轉變,從而保證整體的健康。眾所周知,人類依賴於自然而生存,各種自然因素在人生命過程中無時不影響人體的機能代謝。飲食、精神、運動各有其自身陰陽五行屬性,不同季節,其中有益、有害各有不同。而養生延衰應當充分利用自然中有用的因素,順應陰陽五行中同類同屬性互補的特點,進行自身五臟陰陽失衡的調整。補充不足,洩其多餘,於平淡生活中穩定了機體內部的陰陽。當然,疾病中藥物、食補等方法對調整機體氣血平衡也十分重要。總之,延緩衰老的總則應當以調整局部陰陽失衡為主,其目的在於從根本上延緩了機體內部臟腑陰陽屬性上質的轉變過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名符其實的延年益壽效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