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脈循行:

 

  足陽明胃經(1)起於鼻翼之側(迎香_大腸20),上行到鼻根部;(2)與旁側足太陽經交會(睛明_膀胱經1);(3)向下沿著鼻的外側(承泣_胃1);(4)進入上齒齦內;(5)回出環繞口唇;(6)向下交會於頦(ㄏㄞˊ)唇溝承漿(任脈24)處;(7)再向後沿著口腮後下方,出於下颌(ㄏㄜˊ)大迎(胃5)處;(8)沿著下颌角頰車(胃60);(9)上行耳前經過足少陽膽經上關(膽3);(10)沿著髮際;(11)到前額;(12)面部支脈:從大迎(胃5)前下走入人迎(胃9);(13)沿著喉嚨進入缺盆部;(14)向下通過橫膈;(15)屬於胃,聯絡脾臟。

 

(16)缺盆直行的脈經乳頭;(17)向下挟臍旁,進入位於少腹之側的氣衝(胃30)。

 

(18)胃下口部支脈:沿著腹裡向下到氣衝(胃30)會合;(19)再由此下行至脾關(胃31);(20)直抵伏兔(胃32)部;(21)下至膝蓋;(22)沿著脛骨外側前緣;(23)下經足跗(ㄈㄨ);(24)進入足第二趾外側端(厲兌_胃45)。

 

(25)脛部支脈:從膝下三寸(足三里_胃36)處分出;(26)進入足中趾外側。

 

(27)足跗部支脈:從跗上(衝陽_胃42)分出,進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_脾1)與足太陰經相連接。

 

二、【內經原文】

 

  足陽明胃經起於1.鼻之交頞(ㄜˋ)中,2.旁納太陽之脈,3.下循鼻外,入上齒中,4.還出挟口,環唇,下交承漿,5.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6.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7.循髮際,至額顱;8.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人缺盆,下膈,屬胃絡脾;9.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10.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11.以下髀關,抵伏兔,12.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13.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14.其支者,別附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注釋:

 

  1. 頞:因同遏。鼻莖,指鼻根。
  2. 太陽之脈:指足太陽膀胱經。
  3. 承漿:穴在頦唇溝中央。
  4. 頤:音夷。口角後,下颌部。
  5. 大迎:穴在下颌角前1.3寸骨陷中。
  6. 頰車:穴在下颌角前咬肌中。
  7. 客主人:即上關穴,當耳前顴(ㄑㄩㄢˊ)弓上緣。
  8. 人迎:穴在喉結兩側,頸動脈處。
  9. 氣街:此處指氣衝部,當股動脈搏動處。
  10. 胃口:指胃之下口,即幽門部。
  11. 髀關:股外為髀。穴在髂前上棘直下,縫匠肌外側,約平會隆。
  12. 伏兔:大腿前正中部,股四頭肌隆起狀如伏兔。
  13. 中指內間:〝指〞通〝趾〞。內間指它的內側趾縫,實則止於第二趾外側端。

 

三、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胃腸病、頭面五官病、神志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四、本經穴位共四十五穴,分述如下:

穴位圖

足陽明胃經穴位1  

足陽明胃經穴位2  

足陽明胃經穴位3  

足陽明胃經穴位4  

足陽明胃經穴位5  

足陽明胃經穴位6  

足陽明胃經穴位7  

足陽明胃經穴位8  

 

1.承泣﹝別名﹞谿穴、鼷穴、面髎

 

位置:

 

(1).在眼球與眶下緣之間正中。

 

(2).正視時,在瞳孔線上,眼下七分處。在於眼窩下緣的中央,眼輪匝肌中。

 

(3).目下七分,直瞳孔,目眶骨上陷中。

 

(4).正坐,目正前視。從睛明穴,瞳子直下取之,當目眶骨下緣,目眶骨上內陷中,從目下眼瞼取七分。

 

(5).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眼眶下緣之間。

 

主治:

 

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夜盲、口眼歪斜、眼瞼(目閏)動、近視、面肌痙攣。

 

2.四白

 

位置:

 

(1).在承泣(1)下方,當眶下孔凹陷處。

 

(2).正視時,在瞳孔線上,眼下1寸處,即眼窩下孔部分。

 

(3).目下一寸,對直瞳子,當顴骨孔內。

 

(4).正坐仰頭或仰臥,令目下視,下眼窩孔部取之。

 

(5).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主治:

 

目赤痛癢、口眼歪斜、眼瞼(目閏)動、面痛、目翳、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頭痛、眩暈。

 

3.巨髎﹝別名﹞臣髎

 

位置:

 

(1).在四白(2)直下方,與鼻翼下緣平齊,當於鼻唇溝外側。

 

(2).位於鼻孔外側8分,瞳孔的正下緣。

 

(3).在鼻孔旁8分,瞳子直下。

 

(4).目正視,直瞳子,顴骨之下,大齒根部外側下側凹陷中。當鼻孔旁8分,迎香旁3分。

 

(5).目正視,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緣處,當唇溝外側。

 

主治:口眼歪斜、眼瞼(目閏)動、鼻衂、齒痛、唇頰腫。

 

4.地倉﹝別名﹞胃維、會維

 

位置:

 

(1).在口角外側,巨髎(3)直下方。

 

(2).位於口角外4(1公分)

 

(3).在口角之外四分處。

 

(4).正坐仰靠,口外角量取四分(微張口)。本穴上與正視眼球相垂直,旁與鼻唇溝延長線交叉。

 

(5).口角旁約0.4寸,上直對瞳孔。

 

主治:

 

口角歪斜、流涎、眼瞼(目閏)動、三叉神經痛等。

 

5.大迎﹝別名﹞髓孔、天迎

 

位置:

 

(1).位於下颌角前13分處,即凹陷的脈動部分。

 

(2).在颌骨曲隅前方13分處,骨邊陷中。

 

(3).在曲颌前13分,動脈陷中,又以口下當兩肩處是穴。閉口唇,使兩腮鼓起,在下颌骨邊緣現一溝形,按之有動脈。

 

(4). 在下颌角前下方約1.3寸,咬肌附著處前緣,當閉口鼓氣時,下颌角前下方出現一溝形凹陷中取穴。

 

主治:

 

牙關緊閉、口角歪斜、頰腫、齒痛。

 

6.頰車﹝別名﹞機關、鬼床、曲牙、牙車

 

位置:

 

(1). 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橫指,咬肌附著部。上下齒咬緊時出現肌肉隆起處。

 

(2). 位於下颌角與耳垂下端之間,即凹陷部分。

 

(3).在耳下八分,下颌骨曲頰端近前陷中。

 

(4).正坐或側臥,耳垂往下取八分,當曲頰端之前上方。張口現凹陷,咬緊牙齒有嚼肌彈起,按之痠脹難忍。

 

(5). 在下颌角前上方約一橫指,按之凹陷處。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最高點處。

 

主治:

 

口眼歪斜、頰腫、齒痛、牙關緊閉。

 

7.下關

 

位置:

 

(1).顴骨弓下緣,下颌骨髁狀突起之前方。

 

(2).位於頰骨弓中央部位的下側,在凹陷的部分。

 

(3). 在顴骨弓之下緣,下颌骨髁狀突起之前方凹陷部,合口有空。

 

(4).側臥或正坐,以指按壓耳珠之前七八分處,摸到顴骨下端有明顯的三角凹陷。即下颌骨張口有骨彈起,閉口凹陷又出即是穴位。側臥閉口取之。

 

(5).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狀突起前方,當顴骨弓下颌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張口即閉,宜閉口取穴。

 

主治:

 

耳聾、耳鳴、聤(ㄊㄧㄥˊ)耳、口眼歪斜、齒痛、牙關開合不利、三叉神經痛。

 

8.頭維﹝別名﹞顙(ㄙㄤˇ)

 

位置:

 

(1).在額角髮際上五分,督脈旁開四吋半。

 

(2). 位於額角髮際五分處。

 

(3).在額角入髮際去神庭旁四寸五分,本神旁一寸。

 

(4).仰靠,自眉心直下入髮際五分是神庭。神庭旁開四寸五分,當前髮側額角入髮際之角尖處是穴。

 

(5).當額角髮際上0.5寸,在頭正中線旁,距神庭4.5寸。

 

主治:

 

頭痛、目眩、目痛、迎風流淚。

 

9.人迎﹝別名﹞五會、天五會

 

位置:

 

(1).平喉結旁,當頸總動脈處,胸鎖乳突肌前緣取穴。

 

(2).喉頭隆起的外側15分處,即動脈搏動部分。

 

(3).在前頸部,喉結旁15分,有大動脈應手處。

 

(4).側頸,從喉結向兩旁量取一寸五分,按之有動脈應手是穴。當頸總動脈之內側下斜。

 

(5).喉結旁1.5寸,在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之後。

 

主治:

 

咽喉腫痛、氣喘、頭暈、面赤、瘿氣、瘰癧、高血壓。

 

10.水突﹝別名﹞水天、水門

 

位置:

 

(1).在人迎(9)與氣舍(11)之中間,當胸鎖乳突肌前緣。

 

(2). 位於人迎穴與氣舍穴的中央。

 

(3).在前頸部,人迎直下、氣舍上,頸大筋之前。

 

(4).在前喉頭結節外方,即人迎與氣舍之中間,胸鎖乳突肌之內緣。

 

主治:

 

咽喉腫痛、氣喘、咳嗽。

 

11.氣舍

 

位置:

 

(1).鎖骨內側端之上緣,當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

 

(2).位於小鎖骨上窩的中央。

 

(3).在人迎穴之直下,挟天突穴陷中。

 

(4).在胸鎖關節外上方,胸鎖乳突肌起始間(即胸骨上緣與鎖骨內端)。人迎及水突之直下,天突旁開一寸五分是穴。

 

(5).人迎直下,在鎖骨內端的上緣,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

 

主治:

 

咽喉腫痛、氣喘、瘿瘤、瘰癧、呃逆、頸項強。

 

12.缺盆﹝別名﹞天蓋、尺蓋

 

位置:

 

(1).鎖骨上窩之中點,任脈旁四寸。

 

(2).位於天突穴外側四寸,大鎖骨上窩之中。

 

(3). 在鎖骨上窩之中央,其內適當肺尖之部。

 

(4).正坐,在氣舍旁二寸五分、天突之外方四寸,鎖骨中央之上緣。下與乳頭相對成直線,該處呈凹陷如盆故名,按之甚痠。

 

(5). 在鎖骨上窩中央,前正中線旁開四寸。

 

主治:

 

咳嗽、咽喉腫痛、氣喘、缺盆中痛、瘰癧。

 

13.氣戶

 

位置:

 

(1).鎖骨中點之下緣,乳中線上取之。

 

(2).位於俞府穴外側二寸,鎖骨下緣凹陷部位。

 

(3).在前胸部鎖骨下一寸,去中行璇璣旁四寸,去俞府二寸陷中。

 

(4).正坐或仰而取之,從鎖骨上際之缺盆下量約一寸。即至鎖骨下際之陷窩,適當第一肋之上,去任脈正中線四寸,直乳頭之上六寸四分。

 

(5).在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四寸。

 

主治:

 

氣喘、咳嗽、胸部脹痛、呃逆。

 

14.庫房

 

位置:

 

(1).在乳中線上,第一肋間隙取之。

 

(2).位於氣戶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

 

(3).在前胸部第一肋與第二肋間,氣戶下一寸六分,去正中行四寸(深部為肺臟)

 

(4).仰面取之,在氣戶下一寸六分,第一肋骨與第二肋骨之軟骨間,去中行四寸。

 

(5).在第一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四寸。

 

主治:

 

胸脇脹痛、咳嗽、氣喘、咳唾膿血。

 

15.屋翳

 

位置:

 

(1).在乳中線上,第二肋間隙取之。

 

(2).位於庫房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部位。

 

(3).在前胸部第二肋與第三肋間,庫房下一寸六分。

 

(4).仰而取之,於庫房下一寸六分陷中,第二肋骨與第三肋骨之軟骨間去中行四寸,下直兩乳。

 

(5).在第二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四寸。

 

主治:

 

咳嗽、氣喘、胸部脹痛、乳癰、咳唾膿血、乳癬。

 

16.膺窗

 

位置:

 

(1).在乳中線上,第三肋間隙。

 

(2).位於屋翳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部位。

 

(3).在胸部胃經上,第三肋骨間。

 

(4).仰而取之,在第三肋與第四肋之軟骨間,屋翳下一寸六分去中行四寸,婦人則在乳盤上。

 

(5).在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四寸。

 

主治:

 

咳嗽、氣喘、胸部脹痛、乳癰。

 

17.乳中

 

位置:

 

(1).在乳頭之中央。

 

(2).在乳頭之正中,當第四肋與第五肋間(內部為心臟)

 

(3).在位於乳頭的中央。

 

(4).仰臥,於乳頭正中取之。

 

(5).在第四肋間隙,乳頭中央。

 

主治:

 

本穴不壓,只是胸腹部腧穴定位標誌。

 

18.乳根

 

位置:

 

(1).在乳頭直下肋間

 

(2).位於乳下一寸六分的凹部位。

 

(3).在前胸部第五肋與第六肋間,乳中下一寸六分,去中行四寸(內部為肺臟,左近心尖部)

 

(4).仰而取之,在乳下第一肋骨間陷中,即乳中下一寸六分,去中行四寸。婦人則屈乳頭度之,乳頭齊處是穴。

 

主治:

 

咳嗽、氣喘、食慾不振、乳癰、乳汁少、胸痛。

 

19.不容

 

位置:

 

(1).在臍上六寸(巨闕-14)旁開二寸。

 

(2).位於幽門穴外側一寸五分處。

 

(3).在巨闕旁二寸,天樞之上六寸陷中(內部為胃,右方接近肝臟)

 

(4).仰臥挺身取之,幽門旁一寸五分,去任脈二寸,當第八肋骨軟骨附著下際。

 

(5).臍中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

 

腹脹、嘔吐、胃痛、食慾不振。

 

20.承滿

 

位置:

 

(1).臍上五寸,(上脘-13)旁開二寸,(胃,不容)下一寸。

 

(2).位於不容穴下1寸處。

 

(3).在不容下一寸,去中行二寸。

 

(4).不容下1寸,上脘旁開2寸。

 

(5).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

 

腹脹、嘔吐、胃痛、食慾不振、吐血。

 

21.梁門

 

位置:

 

(1).在臍上四寸,(中脘-12)旁開二寸。

 

(2).位於承滿穴下方1寸。

 

(3).在承滿下1寸,去中行2(內部為小腸及橫結腸)

 

(4).不容下二寸,中脘旁二寸,第八軟肋骨尖端下方16分。

 

(5).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2

 

主治:

 

嘔吐、胃痛、食慾不振、大便溏。

 

22.關門﹝別名﹞關明

 

位置:

 

(1).在臍上三寸,(建里-11)旁開二寸,即梁門下一寸。

 

(2).在梁門穴下方1寸。

 

(3). 在梁門下1寸,去中行2(內部為小腸)

 

(4).不容下三寸,梁門下一寸,建里旁二寸取之。

 

(5).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

 

腹脹腹痛、腸鳴泄瀉、食慾不振、水腫、嘔吐。

 

23.太乙﹝別名﹞太一

 

位置:

 

(1).在臍上二寸,(下脘-10)旁開二寸。

 

(2).在關門穴下方1寸處。

 

(3).在關門下一寸,去中行2(內部有小腸)

 

(4).天樞穴上二寸,不容下四寸,下脘旁二寸。

 

(5).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

 

癲狂、心煩不寧、胃痛、消化不良。

 

24.滑肉門﹝別名﹞滑肉、滑幽門

 

位置:

 

(1).在臍上一寸,(水分-9)旁開二寸。

 

(2).位於太乙穴下方1寸處。

 

(3).在太乙下1寸,去中行2(內為小腸及橫結腸)

 

(4).天樞穴上一寸,水分旁開二寸。

 

(5). 臍中上1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

 

癲狂、嘔吐、胃痛。

 

25.天樞﹝要穴﹞(大腸)﹝別名﹞榖門、循元、循際、長谿、長谷、補元、谷門

 

位置:

 

(1).臍中旁門二寸。

 

(2).位於肚臍(神闕穴)外側2寸處。

 

(3).在滑肉門下一寸,臍旁二寸(內部有小腸)

 

(4).仰臥,去肓俞一寸五分(肓俞在臍旁五分),挟臍兩旁各二寸陷中。

 

(5).臍中旁門2(大腸募穴)

 

主治:

 

腹痛、泄瀉、痢疾、便秘、腹脹腸鳴、水腫、月經不調、痛經。

 

26.外陵﹝別名﹞腋門、夜門

 

位置:

 

(1).在臍下一寸,(陰交-7)旁開二寸,即天樞(25)下一寸。

 

(2).位於天樞穴下方1寸處。

 

(3).在天樞下1寸,去中行2(內為小腸)

 

(4).在臍下一寸,旁開二寸與陰交平。

 

(5). 臍中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

 

腹痛、疝氣、痛經。

 

27.大巨

 

位置:

 

(1).在臍下二寸,(石門-5)旁開二寸。

 

(2). 位於天樞穴下方2寸處。

 

(3). .在外陵下1寸,去中行2(內為小腸)

 

(4). 在臍下二寸,旁開二寸與石門平。

 

(5). 臍中下2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

 

小腹脹滿、小便不利、疝氣、遺精、早洩。

 

28.水道

 

位置:

 

(1).在臍下三寸,(關元-4)旁開二寸。

 

(2). 位於大巨穴下方1寸處。

 

(3). .在大巨下1寸,關元旁開2(內為大腸)

 

(4). 在大巨下一寸,臍下三寸,旁開二寸與關元平。

 

(5). 臍中下3寸,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

 

小腹脹滿、疝氣、小便不通、痛經。

 

29.歸來﹝別名﹞谿穴、谿谷

 

位置:

 

(1).在臍下四寸,(中極-3)旁開二寸。

 

(2). 位於水道穴下方1寸處。

 

(3). .在水道下1寸,去中行2(內為大腸及膀胱)

 

(4). 水道下一寸,天樞下四寸,中極穴旁開二寸。

 

(5). 臍下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

 

腹痛、疝氣、閉經、陰挺、帶下、月經不調。

 

30.氣衝﹝別名﹞氣街、羊屎、氣堂

 

位置:

 

(1).在臍下五寸,(曲骨-2)旁開二寸,當腹股溝上方股動脈內側處。

 

(2). 位於歸來穴下方1寸處。

 

(3). .在歸來下1寸,去中行2寸,鼠蹊上1寸,有動脈應手(內為膀胱及腸,女子為子宮)

 

(4). 從歸來穴下稍斜外側一寸,適當股內側之紋,用手按之在橫骨外端之凹陷中,有動脈,由此順腿後量下一寸既與腹股溝。

 

(5). 在腹股溝稍上方,臍中下5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

 

腹痛、疝氣、閉經、陰挺、月經不調。

 

31.髀關

 

位置:

 

(1).髂前上棘直下,當縫匠肌外側,屈股時呈凹陷處。

 

(2).位於上前腸骨棘的下方,縫匠肌與大腿肌膜張肌之間,在凹陷的部位。

 

(3).在膝蓋骨上緣之上方一尺二寸,伏兔後交紋中。

 

(4).在膝上,伏兔後向裏處,在膝一尺二寸許,中行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伏兔,故名伏兔。在此後交紋中,與會陰相平。

 

(5).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底外緣連線上,屈髖平會陰,居縫匠肌外側凹陷處。

 

主治

 

下肢痿痺、股痛、屈伸不利、膝冷。

 

32.伏兔﹝股﹞﹝別名﹞外丘、外勾

 

位置:

 

(1).在髕骨外上緣上六寸,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的連線上。

 

(2).在大腿部的前外側,從膝蓋骨上緣外側起往髀關穴延伸6寸之處。

 

(3). 在大腿前面外側,在膝蓋骨上緣六寸起肉中。

 

(4).跪坐,在膝上六寸,按之起肉。或將腿伸直膝蓋後挺,該處肌肉隆起,狀如伏兔。本穴當肌腹中央。

 

(5). 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底外緣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6寸。

 

主治:

 

腰胯痛、膝冷、下肢麻痺、腳氣、疝氣。

 

33.陰市﹝別名﹞陰鼎

 

位置:

 

(1). 在髕骨外上緣上三寸。

 

(2). 位於從膝蓋骨上緣外側起向髀關穴延伸3寸之處。

 

(3). 在大腿前面外側,膝蓋骨上緣之三寸。

 

(4).正坐,屈膝從膝蓋骨上際正中線往上量三寸,此處往外折量二寸,膝蓋骨上緣及伏兔之中央。

 

(5). 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底外緣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3寸。

 

主治:

 

屈伸不利、腿膝麻痺、痠痛、下肢不遂、疝氣。

 

34.梁丘﹝郄穴﹞﹝別名﹞鶴頂

 

位置:

 

(1). 在髕骨外上緣上二寸。

 

(2). 位於從膝蓋骨上緣外側起向髀關穴延伸2寸之處。

 

(3). 在大腿前面外側,膝蓋骨上緣,上方二寸兩筋間。

 

(4).正坐屈膝,陰市下一寸,由膝蓋骨上際正中線往上量二寸,於此處往外側一寸,以手按之微有凹陷之兩筋間,將腿往返屈伸取之。

 

(5). 屈膝,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2寸。

 

主治:

 

膝腫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癰。

 

35.犢鼻﹝別名﹞外膝眼

 

位置:

 

(1).屈膝,當髕骨下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2).支起腿時,在膝關節的外側,脛骨的上端。即膝蓋韌帶外緣的凹陷部分。

 

(3).在膝蓋骨下脛骨之上,膝關節外側凹陷中。

 

(4).正坐屈膝,在膝頭下,脛骨上端陷中,俗名膝眼。以手按之得筋解,形如牛鼻故名。

 

(5).屈膝,在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又名外膝眼。

 

主治:

 

膝痛、麻木、屈伸不利、腳氣、膝關節疾患。

 

36.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別名﹞鬼邪、下陵、下三里

 

位置:

 

(1).在犢鼻(35)下三寸,距脛骨前嵴一橫指。

 

(2).支起腿時,在外膝眼穴以下方3寸處。

 

(3).在下腿前外側,膝下三寸脛骨外廉肌肉宛宛中,兩筋分肉中。

 

(4).正坐垂足,先取犢鼻,從脛骨頭之上緣沿脛骨往下量取三寸,或用自己橫排四指即三寸,再由此處向外側取約一寸餘有一隆起之筋,按之則筋分開,其中溝是穴。掐住穴位令舉足尖必覺痠脹。

 

(5).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主治:

 

胃痛、嘔吐、腹脹、完谷不化、腸鳴、泄瀉、痢疾、乳癰、頭暈、癲狂、半身不遂、腳氣、膝脛痠痛、便秘、虛勞,為強壯保健穴。

 

37.上巨虛﹝大腸下合穴﹞﹝別名﹞巨虛上廉、上廉、足上廉

 

位置:

 

(1).在犢鼻(35)下六寸,距脛骨前嵴一橫指。

 

(2).支起腿時,從足三里往解谿穴延伸3寸處。

 

(3).在下腿前外側,足三里下三寸,兩筋骨罅(ㄒㄧㄚˋ)中。

 

(4).正坐垂足,舉足取之。以腳跟著地,足尖足背聳起,三里下三寸兩筋骨罅宛宛中。

 

(5).在犢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3寸。

 

主治:

 

腹痛、腹脹、痢疾、腸鳴、泄瀉、腸癰、半身不遂、腳氣、便秘。

 

38.條口

 

位置:

 

(1).在犢鼻(35)下八寸,上巨虛(37)下二寸,當犢鼻穴與解谿穴(41)連線的中點。

 

(2).位於從()三里向解谿穴延伸5寸處。

 

(3). 在下腿前外側,足三里下五寸,下廉上一寸。

 

(4). 正坐垂足,舉足取之。在上廉下二寸,下廉上一寸。

 

(5).上巨虛穴下2寸。

 

主治:

 

小腿痿痺、肩痛、轉筋、脘腹疼痛。

 

39.下巨虛﹝小腸下合穴﹞﹝別名﹞巨虛下廉、下廉、巨虛

 

位置:

 

(1).在犢鼻穴下九寸,上巨虛下三寸,距脛骨前嵴約一橫指。

 

(2).()三里向解谿穴延伸6寸處。

 

(3). 在下腿前外側,足三里下六寸(即膝下九寸),兩筋骨罅中。

 

(4). 蹲地舉足取之,足三里下六寸,上廉下方三寸。

 

(5).上巨虛穴下3寸。

 

主治:

 

小腹痛、腰脊痛、隱睪丸、乳癰、下肢痿痺、腹瀉、痢疾。

 

40.豐隆﹝絡穴﹞﹝別名﹞絡穴

 

位置:

 

(1).外踝前上八寸,在條口(38)後方約一橫指。

 

(2).位於外踝上方8寸,在條口穴外側,隔著一條筋的凹陷部位。

 

(3). 在下腿外側,足外踝中央上方八寸,脛骨外廉陷中。

 

(4).正坐垂足,據內經骨度,從膝膕至跗長十六寸,故本穴當膝至踝中點。按取足三里法,從犢鼻往下量取八寸才是條口,再從條口往外側橫量一寸,當腓骨之外緣是穴。

 

(5).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1寸,脛骨前嵴外2橫指(中指)處。

 

主治:

 

胸痛、氣喘、痰多、咽喉腫痛、下肢痿痺、腫痛、頭痛、頭暈、癲狂、癇證、便秘、乳癰。

 

41.解谿﹝經穴﹞﹝別名﹞鞋常

 

位置:

 

(1).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當趾長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約與外踝高點相平。

 

(2).位於足關節面中央,靠近前脛骨肌腱小指側的凹陷部位。

 

(3).正足腕關節前面中央陷中,十字韌帶衝陽後一寸五分。

 

(4).以兩中指從後根正中,左右向前推移至兩指相會處陷者中是穴。即結鞋帶之處,如將足作上下旋動則穴位明顯。

 

(5).足背踝關節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主治:

 

頭面浮腫、頭痛、眩暈、腹脹、便秘、下肢痿痺、癲症、足下垂、踝關節病。

 

42.衝陽﹝原穴﹞﹝別名﹞會原、會源、跌陽

 

位置:

 

(1).在解谿(41)下方,足背最高處,當第二、三跖骨與楔狀骨間凹陷部取之。

 

(2).位於腳背上,在第23中足骨接合部的前面,在凹陷部位。

 

(3).在足背之最高部,足跗(ㄈㄨ)上五寸,骨間動脈處。

 

(4).第二蹠骨與第三蹠骨之基底接合部,稍前方動脈中,陷谷上方二寸。本穴搖足,足間穴現,該處為足背()最高處。按住穴位令腳後仰,則有動脈應手。

 

(5).在足背最高處,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足背動脈博動處。

 

主治:

 

口眼歪斜、足痿、足背紅腫、胃痛、癲狂癇。

 

43.陷谷﹝輸穴﹞﹝別名﹞俞穴

 

位置:

 

(1).在第二、三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中。

 

(2).在腳背上第23中足趾節關節的後方,小指側凹陷的部位。

 

(3).在足次趾外側,本節後陷中,去內庭二寸。

 

(4).在足次趾本節後外側,即次趾與中趾之間,去內庭二寸。

 

(5).足背第23跖骨結合部前,第23跖趾關節後凹陷處。

 

主治:

 

面浮腫、水腫、腸鳴、腹痛、足背腫痛。

 

44.內庭﹝滎穴﹞

 

位置:

 

(1).在足背第二、三趾縫間,當第二跖趾關節前方凹陷中。

 

(2).位於第二中足趾節關節之前,小趾側。

 

(3).在足次趾外側,本節前陷中,腳叉縫盡處。

 

(4).正坐垂足,在足次趾、中趾之間,腳叉縫盡處陷凹中,當次趾本節前外側。掐住穴位偏向次趾切按,則覺痠脹。

 

(5).足背第23趾間縫紋端。

 

主治:

 

齒痛、口角歪斜、鼻衂、腹痛、腹脹、泄瀉、足背腫痛、熱病、咽喉腫痛、吐酸、痢疾。

 

45.厲兌﹝井穴﹞

 

位置:

 

(1).在第二足趾外側,趾甲後一分許。

 

(2).位於腳第2趾外側,距離趾甲根部趾甲角1分處。

 

(3).在足次趾之端,去爪甲如韮葉(約一分)

 

(4).足大趾次趾之端外廉,向中趾邊去爪甲一分許。

 

(5).2趾外側趾甲根角旁約0.1寸。

 

主治:

 

面腫、齒痛、口角歪斜、鼻衂、咽喉腫痛、胸腹脹滿、足脛冷寒、熱病、多夢、癲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