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脈循行:

 

足太陰脾經(1)起於足大趾末端;(2)沿著大趾內側赤白肉際;(3)上行至內踝前面;(4)再上小腿內側;(5)沿著脛骨後面;(6)交出足厥陰經的前面;(7)經膝,股內側前緣;(8)進入腹部;(9)屬於脾臟,聯絡胃;(10)通過橫膈上行;(11)挟食管旁;(12)連系舌根,分散於舌下;(13)胃部支脈:向上再通過橫膈;(14)流注于心中,與手少陰經相連接。

 

二、【內經原文】

 

《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①後,上內踝前廉,上踹 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 ,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脇)

 

注釋:

 

    核骨:即指第1跖骨的頭部突起。

 

    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腸肌部。

 

    厥陰:指足厥陰肝經。

 

    咽:此兼指食管而言。

 

    足太陰經脈尚有胸腹部外行線一條,循行分佈于腹部前正中線旁開4寸和胸部前正中線旁開6寸,至鎖骨下周榮穴,而後折向腋下,絡於大包穴。

 

三、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四、本經穴位共二十一穴,分述如下:

穴位圖

足太陰脾經1  

足太陰脾經2  

足太陰脾經3  

足太陰脾經4  

足太陰脾經5  

 

1.隱白(井穴)

位置:

(1).足拇趾內側,趾甲後一分許。

(2).位於腳第一趾趾甲根部內側,距離趾甲角1分處。

(3).足大趾端內側,去爪甲如韮葉(約一分)

(4).仰臥伸足,足拇趾第一節內側,去爪甲一分許。

(5).足大趾內側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

月經過多、崩漏等婦科病;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證;癲狂、多夢;驚風;腹滿瀉泄;小而消化不良;月經痛。

2.大都(滎穴)

位置:

(1).足大趾內側,第一跖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

(2).在腳第一中趾節關節內側。

(3).足大趾內側本節後(應為前陷中)骨縫赤白肉際。

(4).足大趾內側,本節之骨縫中。其赤白肉際是穴,背其豐滿故曰大都。

(5).足大趾內側,第一跖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

主治:

腹脹、胃痛、熱病無汗、痛風、吐嘔、腹瀉、便秘等。

3.太白(輸、原穴)

位置:

(1).在第一跖骨小頭的後下方,赤白肉際取之。

(2).位於第一中足趾關節的後方內側凹陷部位。

(3).足大趾內側,核骨下陷中。

(4).仰臥伸足,足拇趾第二節末端與掌骨相接之間名為核骨,其後下方當赤白肉際陷中是穴。

(5).第一跖骨小頭後緣,赤白肉際凹陷處。

主治:

腸鳴、腹脹、腹瀉、胃痛、便秘、身體沉重、腳氣。

4.公孫(絡穴)(八脈交會穴,通於沖脈)

位置:

(1).在第一跖骨基底之前下緣凹陷處,赤白肉際。

(2).位於太白穴後方1寸處。

(3).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內踝前陷中。

(4).正坐垂足或仰臥,大趾本節後一寸,蹠骨上端與楔狀骨相接處,正當腳彎弓之下赤白肉際陷中是穴。若正坐合足為兩弓足相距最高處。

(5).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

胃痛、嘔吐、腹瀉、痢疾等脾胃腸腑病證;心煩失眠、狂證等神志病證;逆氣裡急、氣上沖心(奔豚氣)等沖脈病證。

5.商丘(經穴)

位置:

(1).在內踝前下方凹陷處,當舟骨結節與內踝連線之中點。

(2).在內踝前下方凹陷處,內踝的下方靠近腳末稍。即內踝與舟狀骨之間的凹陷部位。

(3).在足內踝下微前凹陷中。

(4).從足踝腕中解谿穴往內側橫量八分即商丘穴,從商丘往內踝後再量一寸即照海穴。

(5).在內踝骨下際微前陷中,當足腕之橫紋端。取穴法時,將足大趾翹起,其陷凹處即現。

(6).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

主治:

腹脹、腹瀉、便秘等脾胃病證;黃疸;足跟痛;舌本強痛、足踝部疼痛。

6.三陰交

位置:

(1).內踝高點直上三寸,脛骨後緣,當內踝與陰陵泉的連線上。

(2).位於內踝上緣上方3寸,在脛骨內側的骨邊。

(3).在足內踝上三寸,脛骨後緣陷中。

(4).正坐垂足或仰臥,在脛骨後緣,由內踝往上量三寸,外對懸鐘穴。

(5).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主治:

腸鳴腹脹、腹瀉等脾胃虛弱諸證;月經不調、帶下、陰挺、不孕、滯產等婦科病證;遺精、陽痿、遺尿等生殖泌尿系統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壓;下肢痿痺;陰虛諸證;完谷不化、疝氣等。

7.漏谷

位置:

(1).在內踝高點上六寸,三陰交上三寸。

(2).在內踝上方6寸,即脛骨內側骨邊。

(3). 三陰交上三寸,內踝上六寸,脛骨後緣。

(4).下腿中央內側,當脛骨後內緣,三陰交上三寸陷中。

(5).在內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內踝尖上6寸。

主治:

腹脹、腸鳴;小便不利、遺精;下肢痿痺、下腹痛。

8.地機(郄穴)

位置:

(1).在脛骨內髁下三寸,陰陵泉至內踝連線上。

(2).在內踝上方8寸處,在脛骨內側的骨邊。

(3).在下腿內側膝下五寸,脛骨後緣陷中。

(4).伸足取之,從膝蓋骨下際往下量五寸,於此處再往內側橫量二寸四分,當脛骨內緣是穴,即陰陵泉下三寸。

(5).在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下3寸。

主治:

痛經、崩漏、月經不調等婦科病;腹痛、腹瀉等脾胃病證;小便不利、水腫等脾不運化水濕病證;食慾不振

9.陰陵泉(合穴)

位置:

(1).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處。

(2).在脛骨內髁下緣,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凹陷處。

(3).位於脛骨內側髁的下方,脛骨內側的骨邊凹陷處。

(4).在下腿內側上部,膝下脛骨內緣陷中。

(5).正坐屈膝,先找屈膝橫紋後頭(即曲泉),再找橫紋頭下面陷中,按住伸足則所按之點是穴。外與陽陵泉內外相對。

主治:

腹痛、腹瀉、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等脾不運化水濕病證膝痛、陰部痛、遺精。

10.血海

位置:

(1).屈膝,髕骨內上緣上二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或以手掌按其膝蓋,二至五指向膝上,拇指偏向膝內側,當大指尖端所指處是穴。

(2).位於膝蓋骨內側角往上方延伸2寸處。

(3).在膝之內側,膝髕上二寸處。

(4).正坐垂足屈膝,以醫者右掌心按住病人左膝蓋骨,四指併攏與拇指張開,拇指所到之處是穴。當肌肉隆起之後,按之痠脹。

(5).屈膝,在髕骨內上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簡便取穴法:患者屈膝,醫者以左手掌心按於患者右膝髕骨上緣,第2至第5指向上伸直,拇指約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

痛經、經閉、月經不調等婦科病;癮疹、濕疹、丹毒等血熱性皮膚病;崩漏、股內側痛。

11.箕門

位置:

(1).血海上六寸,在血海與沖門(衝門)連線上。

(2).位於血海上方6寸處,差不多在大腿內側的中央,縫匠肌與大腿直肌交叉處的凹陷部分。

(3).在大腿內側,膝蓋骨上八寸兩筋間,有動脈應手。

(4).正坐,血海上6寸,當縫匠肌、內收大肌、股薄肌之間動脈應手處。

(5).在血海穴與衝門穴的連線上,血海直上6寸。

主治:

小便不利、遺尿;腹股溝腫痛。

12.衝門

位置:

(1).腹股溝外側外端之上緣,股動脈外側,平恥骨聯合上緣,曲骨旁開三寸半取之。

(2).位於曲骨外側35分處,鼠蹊溝中的動脈部位。

(3).府舍下一寸,恥骨兩端,大腿內側腹股溝中有動脈應手,去腹中行各三寸半。

(4).仰臥,大橫下方五寸,在小腹橫骨兩端約紋中動脈,去中行三寸半。從臍中向旁橫量五寸,適當大腿縫中約紋之端,以手切之動脈應手者是穴。

(5).在腹股溝外側,距離恥骨聯合上緣中點3.5寸,當髂外動脈搏動處的外側。

主治:

崩漏、帶下、胎氣上衝等婦科病證;腹痛、疝氣;小便不利、大腿神經痛。

13.府舍

位置:

(1).衝門上七分,任脈旁開三寸半。

(2).位於腹結穴下方3寸,衝門穴上方7分處。

(3).在側腹部,腹結下方三寸,去腹中行各三寸半。

(4).仰臥,在大橫穴下方四寸三分,衝門上七分,去腹中行旁開三寸五分。

主治:

腹痛、積緊、疝氣等下腹部病證。

14.腹結

(1).府舍上3寸,大橫穴下1.3寸。

(2).位於大橫穴下方13分處。

(3).在側腹部,大橫之下方一寸三分。

(4). ).仰臥,大橫下一寸三分,府舍上三寸,去腹中行三寸半。由臍兩旁三寸五分,再往下量一寸三分是穴。

(5).府舍上3寸,大橫下13分,腹直肌外側。

主治:

繞臍腹痛、疝氣、泄瀉、便秘、食積。

15.大橫

(1).臍中旁開3寸半,腹直肌外側。

(2).位於肚臍外側35分。

(3).在側腹部,挟臍兩邊相去各三寸半。

(4).仰臥,腹結上一寸三分,腹哀下三寸,與臍相平稍高點取之,從臍旁外開三寸五分。

(5).臍中旁開35分。

主治:

腹痛、腹瀉、便秘等脾胃病證。

16.腹哀

位置:

(1).在大橫上三寸。

(2).位於大橫穴上3寸,建里穴外側35分處。

(3).在側腹部,日月下一寸五分,大橫之上約三寸。

(4).仰臥,在第九肋骨附著部之下際,去腹中行35分。

(5).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3寸半。

主治:

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等脾胃腸腑病證。

17.食竇

位置:

(1).任脈旁開六寸,即乳中線外二寸。

(2).手舉起時,在第5肋間乳根外側2寸的位置。

(3).在胸部之側方,天谿下16分,去胸中行各6寸。

(4).仰臥,手外開舉臂取之,在第五肋下第六肋上,上直中府雲門。

(5).在第5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

主治:

胸脇脹痛;噫氣、反胃、腹脹等胃氣失降性病證;水腫。

18.天谿

位置:

(1).乳頭外開2寸,當第四肋間隙。

(2).位於第四肋間,乳中穴外側2寸,胸鄉穴下方16分的凹陷部位。

(3).胸部之側方,胸鄉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六寸。

(4).仰臥,去胸鄉下一寸六分,乳頭旁二寸,對膻中行各6寸。

(5).在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

主治:

胸脇疼痛、咳嗽;乳癰、乳汁少。

19.胸鄉

位置:

(1).天谿上一肋,當第三肋間隙,任脈旁開六寸。

(2).位於第3肋間,膺窗穴外側2寸,周榮穴下方16分的凹陷部位。

(3).在胸部之側方,周榮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

(4).仰臥,在中府下三寸二分,天谿上一寸六分,與任脈之玉堂穴相平,去玉堂穴六寸,當第三肋與第四肋之間。

(5).在第3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

主治:

胸脇脹痛

20.周榮

(1).胸鄉上一肋,當第二肋間隙,任脈旁開六寸,上方與中府、雲門直對。

(2).位於第2肋間,中府穴下方16分的凹陷部位。

(3).前胸部之側方,去中府穴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

(4).仰臥,胸鄉上一寸六分,紫宮旁六寸,屋翳旁二寸,當第二肋與第三肋之間。

(5).在第2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

胸脇脹滿;咳嗽、氣逆。

21.大包(脾之大絡)

位置:

(1).在腋中線上,腋窩下六寸,當腋窩與十一肋端之中點。

(2).在極泉穴的正下方6寸處,位於第6肋間。

(3).在側胸部腋下六寸。

(4).側臥,從周榮向外斜下行,將肱臂垂下併於身側,從腋縫紋端往下直量三寸,即膽經淵腋下行三寸,即大包。以平按之,當是六肋。

(5).在側胸部腋中線上,當第6肋間隙處。

主治:

氣喘;胸脇痛;全身疼痛;岔氣;四肢無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