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健康狀況平均壽命有了明顯的提高與延長,然而還遠沒有解決疾病困擾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分為三種狀態:健康態、亞健康態、病態,近年來公布的調整報告是:健康態占4%多、亞健康態占90%、病態占4%多,也就是說有95%的人還不同程度地受著疾病的困擾。說明現有的醫藥衛生條件還不能根本保障人類的健康長壽,不能不引起遠見卓識的人們開闊思路,探求健康長壽的新途徑。

  養生學與醫藥學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側重於提高人的自身功能素質,增強抗病的能力,實現主動的積極預防,減少疾病的發生,並不斷提高健康水平;後者側重於已發生疾病的救治,以減少死亡、促進康復,其預防手段也以他動的被動方式為主。實踐表明,人們一旦患了疾病就很難恢復完全健康,多數人都要與藥為伴,在亞健康狀態中徘徊,這正是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告的注解,由此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養生學。養生學與醫藥衛生事業的有機結合,是人類健康事業中防與治的完美統一,是解決疾病困擾難題的、符合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的“兩隻腳走路”方式,有可能走出人類健康長壽新途徑,而關鍵在於〝科學化〞。

  在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中,養生學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不僅是古人們防病的重要方式,還是很優秀祖先提高智慧水平的有效途徑。對於養生問題,筆者涉足很淺,難於全面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養生學,僅在實踐體驗的基礎上略有心得。

一、傳統養生新認識

  傳統習慣認為,古代養生分道、釋、儒三家,我以為應是道、釋、儒、醫四家:

1.  道家:以老子著《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主張性、命雙修,即涵養道德以修性;鍛練功能以修命。並概括提出了人體功能結構:『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用現在的話說:「人體是由生理功能系統→營;心理功能系統→魄;和它們的共同載體→組織系統構成的生命統一體,三者密不可分,分離了就是生命的解體。」三者的健全與有機統一才是健康的人體,增強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與組織功能是健康長壽的根本。為此,老子提出了明確的修煉目標:〝尊道貴德〞以修性;〝專氣致柔〞以修命。前者可以使人心境明淨、心理平衡,自然可以增強心理功能。而後者──專氣(可能就是氣功的來歷,有待考證),何以能致柔?在於它能增加細胞內外壓力差,促進細胞內外的物質能量交替,提高細胞活性,自然可以“致柔”──即增強組織彈性,組織功能的改善自然可以增強生理功能。由此,健康長壽的根本問題──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組織功能就可以得到同步的增強。

  那麼,“氣”是什麼呢?除表面的呼吸之氣外,似可以理解為循環功能的動力基礎,而循環系統功能又是其他功能的能量泉源。動力基礎與能量泉源的增強就是生命力的增強,自然有益於健康長壽。

  人的心理功能反映為性格、情感和思維,而思維是最積極、最活躍、最生動的功能。心理功能增強自然包括思維功能──即包括腦細胞活化度提高,這就是為提高智慧水平創造了有利條件。

2.  釋家:以釋迦牟尼佛祖創立的佛教經典為基礎。主張〝明心見性〞,即突出強調修心性。中國佛教說佛教修行的目的是大智慧,健身作用是其副產品。修心性的科學意義在它能增強心理功能,其中包括思維功能,因而能提高智慧水平。故心理功能與生理功能都是人體功能,具有互相影響、相互促進的辨證統一關係,所以它也就可以產生副產品──健身作用。

  佛教傳入中國後的禪宗六祖──惠能,明確提出了〝雙修是正〞的觀點,促進了釋家的〝修心為上〞向性命雙修的方向發展。一位不識一字的和尚,以辨證思維方式為外來文化民族作出了主要貢獻,表明了佛家修心的價值。

3.  儒家:儒學先師孔子提出〝學而忘憂〞和〝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知者樂,仁者壽〞的養生學觀點。我的理解是:在靜心致志的學習中可以忘卻憂愁,有益於心理功能中的情緒穩定,就有益於健康。學習知識可以擴大視野、舒展胸懷,講究仁德可以提高精神境界,促進與社會的和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養成原則性與靈活性辨證統一的思想方法,就可以保持常樂長壽。同時在文化實踐中也形成了學與練(練琴棋書畫)的辨證統一,治學與養生的辨證統一的儒家風格。這種方式之所以能夠延年益壽,在於它可以促進心境平靜、心平氣和、精神專注、心理穩定、心手和諧與思維活躍,即可促進心理功能與生理功能的和諧平衡。

4.  醫家:中醫理論經典《黃帝內經》的開局篇就講了養生問題,提出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養生觀點。強調生理與心理平衡,精神安適與防疾病的關係,對於防病治病都有重要意義。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也很重視養生實踐與應用研究,他自己就健康長壽到141歲高齡。中醫學應是三分天下:養生學、診斷學、治療學,現在的中醫不知什麼時候把養生學丟了,還有甚者有人問一位年輕中醫師為什麼不診脈,他說那是老一套,我們中醫學院畢業的科班生不用它了。果真如此,中醫的三分天下就丟其二了。

二、現代養生原則新思路

  社會在前進,科學在發展,傳統養生學也要適應新形勢,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這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應是中華養生學進步的靈魂。簡單說來,應遵循以下原則:

  1. 科學與創新原則:要有科學思想,堅持科學態度,不斷總結科學方法,提高辨別與抵禦迷信等各種錯誤思想觀念干擾的能力。堅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努力向科學化目標前進。
  2. 預防為主的原則:要防患於未然,〝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不要等到有了病才想到它,才去用它。
  3. 回歸自然的原則:生命離不開自然,只有不斷增強適應自然變化的能力,才能有效抵禦疾病的侵擾。營造與自然隔離的小環境,雖可以避開自然變化的侵襲而達到暫時舒適,但它會減弱身體的調節功能,降低抵禦自然的能力。
  4. 辨證的原則: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二重性、兩面性,養生實踐也不例外。在思想上;實踐上都不能絕對化,要避免不顧自身特點的死套路、硬框框的制約。
  5. 平衡原則:生命在於運動,健康在於平衡。人體存在很強的自平衡功能,只要進入不用主觀意志直接支配的自然狀態,就可以自然趨向平衡,有效調節身體的平衡狀態,自然有益於健康長壽。
  6. 實踐第一原則:養生問題主要是實踐問題,是在持之以恆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發現研究適合自己的健康長壽規律與技術方法體系,紙上談兵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能解決自身的健康長壽就等於沒有懂得養生問題。

三、現代人健康長壽的主要威脅

  健康在於平衡,包括體內平衡與內外平衡兩方面,即包括體內的物質、能量、信息的綜合平衡和體外(大自然)的交換暢通及協同平衡。凡影響平衡關係的因素都是健康長壽的威脅,主要有:

  1. 環境失衡:主要是現代汙染,空氣、水質、土壤與食物污染,還有噪音、強光、電磁等。
  2. 心理失衡:生活節奏加快和多元化引起的心理功能不適應反應,表現為精神污染、心理壓抑、情緒浮躁、思維侷限、認識片面、行為偏激。前者造成心理系統調節功能下降,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後者造成行為失常,而直接危害健康。
  3. 臟腑富營養化: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現代營養學理論與其形成的習慣觀念的片面性逐漸顯露出來。這種片面性導致體內脂肪、膽固醇等營養物質過剩,宿便、痰涎、尿糖等體內垃圾過多。既造成臟腑負擔加重,累及功能下降,又給病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赤潮”災害的發生已為人類敲響了警鐘。
  4. 貪欲(不包括合理合法的正當利益):貪欲就是不足。古語云:知足者富有,知足者常樂。而過貪會使心理功能處於超負荷的不平衡狀態,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心理功能的過快衰減,從而危及健康長壽。
  5. 物欲:就是貪欲的物化。表現為權、錢、名都想占有,吃、喝、吸、用、玩沒有滿足,既會加重心理不平衡,又會加重臟腑富營養化,還會毒化社會環境。
  6. 性欲: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體的一般細胞分裂一百次以後就出現衰老,而精細胞可以分裂一千次。由此不難理解,精細胞的過度耗散會威脅健康長壽,也不難理解傳統養生為甚麼很重視“煉精”,還不難理解自古承業帝王多早夭的科學內涵。

  如把上述六點再分一下,前三點為健康的主要威脅,後三點為長壽的慢性殺手。

四、淺談養生科學化

  養生科學化不是簡單的方法問題,而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的結合與統一。養生學是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深刻的科學理論內涵。現代科學、醫學越發展,越能揭示與證明它的科學理論與應用價值,所以養生科學化的基本途徑是現代科學前沿與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相結合。即以現代科學的最新觀點和傳統養生的經典理論指導養生實踐,並在實驗基礎上,創造性的總結研究現代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養生新理論與技術方法體系。

  養生術可能是上古時代就出現,先民們健身抗病的簡單方法,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一門學問。但在不斷充實完善的同時,也加上了過多的主觀因素,以致形成精華與糟粕同在的複雜局面。所以,繼承傳統養生學就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其精華蘊涵於古代經典和形成古代經典的泉源──〝道法自然中〞,其方向應是〝返本歸源〞〝返璞歸真〞。前者就是回到古代經典理論上去,剔除“歪嘴和尚念的歪經“;後者就是排除過多的主觀因素,回歸自然真實。由此才能提高辨別能力,自覺抵制和清除其糟粕──迷信與神祕思想、門派與宗教觀念、超自然與二元論觀點和各種荒誕邪說。而在研究古代經典則要著眼於發掘精華,避免因不理解誤把精華當糟粕。

  所以,重視科學理論與應用實現的辨證統一,才能築構起具有現代科學意義的新養生理論與實用技術體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