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養生之道中,特別重視津液的價值。中醫學把唾液稱為津液,認為〝津液乃氣血化生,口得此精華,脾胃得此而昌,水谷得此而化〞。津液能滋潤皮膚、濡潤孔竅、滑利關節、充養氣血、補益腦髓、護養睛目。津液當中的唾液健脾助消化,補腎以延年,與人體的健康與養生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代養生家稱口中津液為“華池之水”“瓊漿甘露”,中醫稱謂“金津玉液”。

  漢字的“活”字就是“舌”旁加“氵”,表明唾液對生命活力的重要性。我國養生長壽十四秘訣;養生十六宜;健身十八法;九九還童功中,皆有〝齒宜常叩〞和〝津液數咽〞〝叩齒、攪海、鼓漱、咽津〞等明教。唐代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對“吞津練精養生法”做了總結概括,他在《千金要方》中指出:〝人常朝朝食玉泉,琢齒使人丁壯有顏色,去三蟲而堅齒。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口乃吞之,琢齒二七遍。如此者,乃名曰練精〞。因此,晨起、飯後、睡前多做“叩齒”“攪海”“鼓腮漱口”數次後即可生津,待唾液滿口時徐徐咽下,咽時當汩汩有聲,並用意將津合氣直送至下丹田中,以引腎水或湧泉水上潤咽喉、舌,養肺金、去心火、退胃熱、滋腎陰,以除消渴。

  我國民間對唾液的作用早有認識,如用唾液擦皮膚可治蚊蟲叮咬、解毒止癢。舌舔脫髮處,促使毛髮再生,防止皮膚衰老。飯前飯後生津咽下,可健脾助消化。睡前晨起生津咽下,可養生壯體、延年益壽。

  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眾所周知。一個人牙齒完好,吃飯細嚼慢咽,自然脾健旺、消化力強;吸收好、營養充分;後天得養、正氣旺盛;免疫功能正常,抗病能力也很強。反之牙齒缺損,吃飯狼吞虎咽,不能充分地咀嚼分泌唾液,增加了脾胃的負擔,久而久之脾胃功能減弱,後天失養;正氣不足;免疫功能低下,邪氣則乘虛而入。

  中醫認為,唾液分為唾和涎兩個部分。唾生舌下,是腎陰所生;涎生於口,是脾胃所化。脾胃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齒為骨之餘,齒與骨同出一源,皆由腎中精氣所充養。牙齒的生長與脫落,與腎中精氣的盛衰密切關係。所以經常叩齒不僅可以補腎固齒,防止牙齒鬆動,脫離與牙齦萎縮,還可以壯骨髓,防止骨質疏鬆、增生、變形等老化現象的發生。

  現代科學發現,唾液中含有澱粉酶、溶菌、碱性離子和多種活性因子,不僅能幫助消化吸收、改善糖代謝、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促進潰瘍癒合,還能殺菌、解毒、免疫、抗癌,促進細胞和組織再生。日本醫學家指出,唾液中的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和維生素C等,抗癌能力很強,能夠消除致癌物質的毒性。若每口飯能做到咀嚼30(30秒鐘),就可基本上消除食物中的亞硝酸胺、黃麴霉素和苯笓等致癌物質,從而有效地減少癌症的發病率。日本科學家還發現,唾液中含有一種能使人保持年輕的激素──腮腺激素,這種激素能強化人體的肌肉、血管、結締組織、骨骼、牙齒的活力,尤其是增強血管彈性和結締組織的活力,保持皮膚的彈性,延緩老化,有助於保持機體的青春活動。美國科學家也發現唾液中的唾液生長因子能促進細胞生長分裂,使皮膚紅潤健美,對益壽延年大有好處。

  可見叩齒咽津經常咀嚼,既有助消化解毒防癌,還可補腎壯骨、堅持駐顏、養生防老、延年益壽。此為中國傳統延緩衰老術之一,若常久行之,大有裨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