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脈循行:

督脈(1)起於小腹內,下出於會陰部,(2)向後行於脊柱的內部,(3)上達項後風府,進入腦內,(4)上行頭頂,(5)沿前額下行至鼻柱。

二、【內經原文】

1.起於下極之腧2.並入脊裡3.上至風府,入腦4.上巔5.循額至鼻柱

三、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頭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四、本經穴位共二十八穴,分述如下:

穴位圖

督脈1  

督脈2  

督脈3  

督脈4  

督脈5  

督脈6  

督脈7  

督脈8  

1.長強

位置:

(1).在尾骨尖端與肛門之間的中點,伏臥取穴。

(2).位於尾骨下端與肛門之間。

(3).在骶骨尖端之下、肛門之上陷中。

(4).骶骨下端,肛門之上,去骶骨端五分之處,伏而取之。

(5).跪伏或胸膝位,在尾骨端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中點處。

主治:

會陰痛、夜尿症、精神病、痔瘡、便血、泄瀉、脫肛、腰脊強痛。

2.腰俞

位置:

(1).在骶管裂孔中。

(2).位於薦骨裂孔凹陷部中央。

(3).在第二十一椎下,即第四薦骨下裂孔。

(4).在二十一椎下宛宛中,挺身伏地,舒身,以兩手相會處合支額,從四骶後,乃取其穴。

(5).俯臥位,在骶部,當後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

主治:

夜尿症、痔瘡、帕金森氏症、腰痛、月經不調、下肢痿痺、癲癇。

3.腰陽關

位置:

(1).在第四腰椎棘突下。

(2).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4、第5腰椎棘突起間。

(3).在第十六椎下與第十七椎之間凹陷處。

(4).第十六椎下,即第四、第五腰椎之間。

(5).俯臥位,在腰部,當後正中線,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下肢痿痺、月經不調、腰骶痛、遺精、陽痿、腰冷、白帶。

4.命門

位置:

(1).在第二腰椎棘突下。

(2).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2、第3腰椎棘突起間。

(3).第十四椎下,即第二、第三腰椎之間。

(4).第十四椎下(即第二腰椎下)正中,伏而取之。

(5).俯臥位,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腰痛、遺尿、尿頻、泄瀉、遺精、陽痿、帶下、月經不調。

5.懸樞

位置:

(1).在第一腰椎棘突下。

(2).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1、第2腰椎棘突起間。

(3).第十三椎下,即第一、第二腰椎之間。

(4).第十三椎下(即第一腰椎下)正中,伏而取之。

(5).俯臥位,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腰痛、腹痛、消化不良、腸鳴、完谷不化、泄瀉。

6.脊中

位置:

(1).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2).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11、第12胸椎棘突起間。

(3).第十一椎同第十二胸椎之間。

(4).第十一椎下,伏臥或正坐,略向前伏取之。

(5).俯臥或俯坐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帕金森氏症、腹痛、痔瘡、泄瀉、黃疸、脫肛、癲癇。

7.中樞

位置:

(1).在第十胸椎棘突下。

(2).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10、第11胸椎棘突起間。

(3).第十椎下,即第十、第十一椎(胸椎)之間陷中。

(4).第十椎下,伏而取之。

(5).俯臥或俯伏坐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腰痛、脊柱痛、帕金森氏症、黃疸、嘔吐、腹滿、食慾不振。

8.筋縮

位置:

(1).在第九胸椎棘突下。

(2).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9、第10胸椎棘突起間。

(3).第九椎下,即第九與第十胸椎之間。

(4).第九椎下,伏而取之。

(5).俯臥或俯伏坐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半身不遂、失眠症、帕金森氏症、腰脊強痛、胃痛、癲癇。

9.至陽

位置:

(1).在第七胸椎棘突下,約肩胛骨下角相平。

(2).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7、第8胸椎棘突起間。

(3).第七椎下,即第七與第八胸椎之間。

(4).第七椎下,伏而取之。

(5).俯臥或俯伏坐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胃痛、肝炎、支氣管哮喘、胸膜炎、頭痛、肋間神經痛、高血壓、黃疸、胸脇脹痛、咳嗽。

10.靈台

位置:

(1).在第六胸椎棘突下。

(2).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6、第7胸椎棘突起間。

(3).第六椎下,即第六與第七胸椎之間。

(4).第六椎下,伏而取之。

(5).俯臥或俯伏坐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心悸過速、狹心症、咳嗽、支氣管炎、哮喘、胸膜炎、背痛、項強、疔瘡、瘧疾。

11.神道

位置:

(1).在第五胸椎棘突下。

(2).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5、第6胸椎棘突起間。

(3).第五椎下,即第五與第六胸椎之間。

(4).第五椎下,伏而取之。

(5).俯臥或俯伏坐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頭痛發燒、強痛、驚悸、咳嗽、心痛、中風、健忘、癲癇。

12.身柱

位置:

(1).在第三胸椎棘突下。

(2).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3、第4胸椎棘突起間。

(3).第三椎下,即第三與第四胸椎之間。

(4).第三椎下,伏而取之。

(5).俯臥或伏坐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神經疾病、呼吸器官疾病、小兒病、感冒頭沉、腰脊強痛、咳嗽、氣喘、瘧疾。

13.陶道

位置:

(1).在第一胸椎棘突下。

(2).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1、第2胸椎棘突起間。

(3).第一椎下,即第一與第二胸椎之間。

(4).第一椎下,伏而取之。

(5).俯臥或伏坐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頭痛、項背痛、瘧疾、熱病、背項強痛。

14.大椎

位置:

(1).在第七頸椎棘突與第一胸椎棘突間,約與肩相平。

(2).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起的下緣。

(3).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之間。

(4).正坐取之,第一椎上(即頸椎第七椎下),與肩相平。此處隆起最高,以手按下大椎,令病人轉頭,若隨之左右轉動者,為大椎(頸椎),不動者為胸椎。本穴在胸椎第一椎上頸椎第七椎下。

(5).俯臥或俯伏坐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頭痛、上氣管炎、感冒、咽痛、發燒、頸項強痛、咳嗽、氣喘、骨蒸盜汗、風疹。

15.啞門

位置:

(1).在項後正中線,風府下五分,入髮際五分凹陷中。

(2).位於頸椎後正中線,風府的下五分處。

(3).在項後,入髮際五分宛宛中。

(4).正坐,項後正中,入髮際五分,枕骨下,當風府穴下五分。

(5).俯臥或正坐位,在項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0.5寸,第一頸椎下。

主治:

語言障礙、頭痛、癲狂、癇症、暴喑、中風後舌強不語、項強、鼻衂。

16.風府

位置:

(1).在枕骨粗隆下,兩側斜方肌之間的凹陷中取之。

(2).位於外後頭隆起的下方凹陷處,正中線上。

(3).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

(4).正坐,頭後正中線上,枕骨直下凹陷中,項兩大筋之間,從髮際上量1寸。

(5).俯臥或正坐位,在項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起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中。

主治:

頭痛、項強、眩暈、咽喉腫痛、失音、中風、癲狂、半身不遂、鼻炎。

17.腦戶

位置:

(1).在風府上一寸五分,當枕外粗隆的上方取之。

(2).位於外後頭隆起的上方凹陷部,正中線上。

(3).在枕骨上,強間後方一寸五分。

(4).風府直上一寸五分,外後頭結節最突起部,即枕骨隆起之上緣,入髮際二寸五分,正坐取之。

(5).俯臥坐位,在頭部,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風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緣凹陷處。

主治:

後頸痛、頭暈、頸項強痛、癲癇、喑啞、癭瘤。

18.強間

位置:

(1).在腦戶上一寸五分,當風府與百會的中點。

(2).位於腦戶上方15分處,正中線上。

(3).在後項頸,腦戶上方一寸五分。

(4).後髮際上四寸,百會後三寸,正坐取之。

(5).正坐位或俯伏坐位,在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4寸,腦戶上1.5寸。

主治:

頭痛、失眠、目眩、項強、癲狂。

19.後頂

位置:

(1).在強間上一寸五分。

(2).位於百會穴後方15分處,在正中線上。

(3).百會後一寸五分,正中線上。

(4).百會後一寸五分,從後髮際上五寸五分。

(5).正坐位或俯臥位,在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5.5寸,腦戶上3寸。

主治:

頭痛、失眠、目眩、後項緊張、癲狂、眩暈。

20.百會

位置:

(1).後髮際上七寸,約當兩側耳廓尖連線的中點取之。

(2).位於前髮際上5寸處,正中線上。

(3).前頂後方一寸五分,頂上中央陷中,可容豆。

(4).正坐或仰臥,當頭頂正中稍後,可容豆許凹陷中,去前髮際五寸,後髮際七寸。

主治:

脫肛、頭痛、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中風、頭暈、耳鳴、目眩、鼻塞、偏癱、陰挺、屍厥、癲狂、癇症。

21.前頂

位置:

(1).百會前一寸五分處。

(2).在百會穴前15分處,在以鼻尖為中心的正中線上。

(3).囟會後一寸五分,百會前一寸五分。

(4).去後髮際八寸五分,前髮際三寸五分,左右顱頂骨頂相接處。

(5).正坐位或仰臥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3.5寸,百會前1.5寸。

主治:

失眠、頭痛、高血壓、神經衰弱、眩暈、目赤面腫、鼻淵、偏癱、癲癇。

22.囟會

位置:

(1).在百會前寸,前髮際後二寸。

(2).位於前髮際上2寸處,在正中線上。

(3).上星上一寸,百會前三寸,正坐取之。

(4).前頂前一寸五分,上星後一寸,入髮際二寸。

(5).正坐或仰臥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2寸,百會前3寸。

主治:

卒暴中風、頭痛、眩暈、鼻淵、癲癇、嘔吐、低血壓、嗜睡、低熱。

23.上星

位置:

(1).入前髮際後一寸,百會前四寸。

(2).位於前髮際上方1寸處,在正中線上。

(3).神庭上五分,入髮際一寸。

(4).正坐或仰臥,前髮際至後髮際折作十二寸,額正中線上,入髮際一寸。

(5).正坐或仰靠坐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

主治:

頭痛、眩暈、鼻閉塞、鼻淵、鼻衂、目痛、熱病、癲狂。

24.神庭

位置:

(1).前正中線上,入髮際五分。

(2).位於前髮際上方5分處,在正中線上。

(3).直鼻上,入髮際五分。

(4).鼻正中直上,前髮際入髮五分,正坐取之。

(5).仰臥或仰靠坐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主治:

頭痛、眩暈、鼻淵、鼻衂、驚悸、失眠、癲狂、癇病。

25.素髎

位置:

(1).在鼻頭尖端。

(2).位於鼻尖中央的凹陷部位。

(3).鼻柱準頭上,鼻軟骨之尖端。

(4).在鼻柱上端取之,當鼻正中軟骨之陷中。

(5).仰臥或仰坐位,在面部,當鼻尖的正中央。

主治:

鼻淵、鼻衂、酒糟鼻、喘息、驚悸、昏迷、新生兒窒息。

26.人中

位置:

(1).在鼻柱下,人中溝近上方正中。

(2).位於鼻中隔的正下方,在人中穴的中央。

(3).鼻柱下,溝之中央,近鼻孔陷中。

(4).在唇溝之上段約三分之一處,近鼻柱根取之。

(5).仰臥或仰靠坐位,在面部,當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點處。

主治:

腰痛、人事不省、顏面神經麻痺、中風、口喎、面腫、腰背強痛、暈厥、癲狂、癇症。

27.兌端

位置:

(1).上唇尖端,當人中溝與口唇接連處。

(2).位於上唇的上端正中處,外皮與黏膜之間。

(3).上唇中央尖端處。

(4).上唇尖端,赤白肉際,開口取之。

(5).仰臥或仰靠坐位,在面部,當上唇的尖端,人中溝下端的皮膚與唇的移行部。

主治:

牙痛、喎唇紫、牙齦腫痛、鼻衂、癲狂。

28.齦交

位置:

(1).在上唇與上齒之間,上唇繫帶中。

(2).位於上牙齦的前面正中處,將上唇反轉,在上唇小帶的中央正下方。

(3).在上唇內上齒齦,前面正中線中。

(4).掀起上唇,上唇之內,上齒牙縫之上約三分,齦縫中取之。

(5).仰臥或仰靠坐位,在上唇內,唇繫帶與上齒齦的相接處。

主治:

牙周病、鼻塞、牙齦腫痛、口喎、口臭、口噤、鼻淵、鼻衂、腰扭傷、項強、痔瘡、癲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