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54620_1258960034267438_2381057034846994432_n.jpg

易經的誕生

 

一部古老深邃的卜筮經典。對宇宙萬物的探究和對生命真諦最深處的尋求,導致(易經)的誕生。

(易經)本質上是一本卜筮之書,它以陰陽八卦符號和數理的選擇,說明宇宙人生的現象,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並由此總結出一定的規律。它是中國古代預測學中一部最古老而又最深邃的經典,被後人推崇爲群經之首。

(易經)之所以成為經典,更因為它還是一部哲學著作,具有極其深奧的哲理。它誕生于人類早期文明發展時期,那時尚未分化出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它整合聚集了當時人類文明的智慧,其影響延續五千餘年,直到今天。

 

易經的起源

 

燧人氏部落在昆侖山居住時,便已經懂得立圭表觀察天象而確定四時,創建曆法。所以古昆侖山又名日月山,即觀測日月之山,昆侖山上立天柱以觀天故名柱州。

燧人氏部落分支華胥氏便是伏羲的母親所領導的部落。晉皇甫謐(帝王紀):"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起于雷澤,華胥以足履雷,有娠,生伏羲于成紀。"說的便是燧人氏的時代有巨人生活在雷澤一帶,華胥氏的腳踩到巨人在地上留下的腳印,便有了身孕,在古代成紀這個地方,生下了伏羲。似乎很多人都知道是伏羲發明了八卦,伏羲"一畫䦕天"的典故成為中華文明的起源,這便是伏羲出生的傳說。其實,華胥氏是不可能因為踩到巨人的腳印而懷有身孕的,這只是父系氏族社會(嚴格來講至今我們仍處于父系社會中)的人們對于母系社會的聖人出生的一种文明的說法,也可以稱之為"遮羞"之說。因為在父系社會人們以不知其父為耻,前代的聖人怎麼會沒有父親呢?所以便將其父親進行神化。

 

人類早期文明的智慧

 

圭表是我國古代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由""""兩個部件組成。古人將在平地上直立的一根竿子或石柱稱為""。太陽照在""上投下影子,人們發現正午時的表影總是向北方向,就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鋪在地面上,與表垂直,尺子的一頭連著表基,另一頭則伸向正北方向,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就叫""。後來,人們發現每年最熱的時候,有一天中午的日影最短,於是便把這一天是為夏至。再後來人們發現在每年最冷的時候,有一天中午的日影最長,於是便把這一天定為冬至。

古時""高八尺,與中等身材的人的眼睛差不多同樣高。在夏至日,八尺高的""投下的影子正好是一尺五,所以""的尺寸被定為一尺五。古時人們以夏至作為一年的開始,每當""投下的日影是一尺五時,新的一年便開始了。所以我國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於365天多的數值。後來,古人將冬至日改為一年之始,於是便將""的尺寸改為了一丈三尺,因為八尺高的""在冬至日投下的日影長度正好為一丈三尺。

這圭表看似簡單,其實用處可不小。它不但可以測定冬至和夏至,編定曆法,推算二十四個節氣,還可以確定方位,甚至丈量土也。當丈量大面積的土地時,可以根據相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圭表的影長算出距離。一般圭表影長相差一寸,則兩圭表相距一千里。由此可见,這圭表在原始社會的作用是相當大的。現在,天安門前的兩尊華表便是根據圭表演化而來的,不過已經賦予新的含義。

 

易經的天人合一

 

人應遵循天道順四時適變

古人認為世間萬物都在變化,唯有天道規律是不變的,這種天道規律永恆不變的最高表現就是天上地下,陽尊陰卑。所以事物變化必須遵循天道運行的規律,體現尊卑長幼的秩序,這就是(易經)成卦的根本原則。由此可以體會出,人類的進步應該順時適變,隨時調整自己,這樣才可以保持長久,一代接一代很好地延續生存。

 

人與自然是互相感應的整體。

(易經)以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維模式,把人與自然看成是相互感應的有機整體,為我們的構建了一個包羅天,地,人,事,物等完整的宇宙世界。也造就了東方民族特別是中國人善於採用整體,全息,系統的思維方法,而不是用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去思考問題。

 

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統一

與宇宙自然界之間的生生之德完全契合為一的存在狀態,不僅僅只站在""的角度,也不僅僅站在""的角度,而是結合天,人兩方面總體來說的。只有從人與自然兩方面著眼,オ可以將這兩者的關係說清礎。

乾,坤二卦在(易經)中代表天,地,天,地,則代表整個自然界。天泛指地面以上的大氣層和整個天空,以及人所能觀察到的宇宙空間;地則泛指人類和一切生命生存于其上的大地,它是人類以生存在的家園,沒有任何一種生命能夠離開大地,在(易經)看來,天地萬物均""之于天,地與天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人與自然界也是統一的,不可分離。

盡管人作為天地之所"",只是萬物中的一個成員,但人畢竟有"仁義"之性,有"性命"之理,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萬物之中,負有一種神聖的使命。用(易經)的話說,就是"截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這就構成了生命的意義和真正的人生目的。

 

醫易同源

 

 (易經)與中醫養生

(易經)博大精深,窮天究地,其爻辭中自然也不乏上古的醫理。在人類社會的早期,醫與易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融為一體,醫生即巫師。(易經)以後的中醫學名著(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無一不是深受易理的影響。唐代葯王孫思邈:"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明代大醫家張景岳也曾說:"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這就是在說醫易相通的道理。

中醫的理論經典(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兩漢之間,充分汲取了(易經)的精華,並把它創造性地和醫學相結合,使中醫成為一門具有很高哲理水平的自然科學。其中的陰陽五行學說,經絡學說,臟腑學說,葯物歸經,葯的升降沉浮,四氣五味,五運六氣學說,子午流注學說等,都與(易經)有著深厚的淵源。特別是陰陽五行學說,它直接來源于(易經),並在中醫理論中得到了詳盡的發揮。

 

平衡陰陽是養生的法寶

中醫學用"陰陽"來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認為疾病的發生是人体陰陽失衡所致,表現為陰或陽的偏盛偏衰,以及對另一方的累及等,統稱為"陰陽不和"對於任何疾病,無論其病情如何復雜多變,都可以用陰陽學說加以診斷。中醫診斷疾病首先要分清陰陽,用陰陽來概括症型,分析四診。

中醫診斷任何疾病都要區別陰陽,並認為任何疾病的治療手段都在於調陰陽,使之恢復相對平衡,例如,人體的""不足,人體的""就會相對旺盛,因而形成陰虛陽亢的病理狀態,出現頭昏脹痛,面紅目赤,煩躁失眠,口乾舌燥等症狀(可見於某些高血壓病人)治療的辦法,就是滋陰潛陽,把不足的""補起來,把過亢的""平下去,扭轉陰陽失調的狀態,使陰陽重新歸於平衡。

在決定治療原則和臨床用葯時,中醫學也是以陰陽學說作為指導的。對於陽邪過盛所致的實熱症,以熱者寒之的原則用寒涼葯物清熱;對於陰盛所致的寒實症,則應以寒者熱之的原則用溫熱來袪寒。而對於陰虛所致的虛熱症,要以滋陰葯以補虛;對於陽虛引起的虛寒症,則要以溫陽葯以補陽。在陰陽兩虛的情况下,就必須陰陽兩補。

 

懸壺濟世的養生熱點

中醫的理論基礎充分汲取了(易經)獨特的整體思維模式,並把它創造性地和醫學相結合。在現代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西醫把人體視為一個孤立的封閉系統,採用與其生存環境中的致病因子相抗衡的主體思維模式。中醫則以(易經)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觀,把人體看成與外在世界的變化對立統一的開放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內在各個部分之間的不平衡被認為是人體疾病產生的根本原因,疾病的發展則是陰陽失調,邪正闘爭的過程。中醫重視機體的內因,有"邪之所凑,其氣必虚""正氣存內,邪不相干"的觀點,認為治病就是調整陰陽,扶正袪邪,調節人體各部分之間的平衡,從而避免人與自然變化之間矛盾的激化。

中醫的這種來自(易經)古老而獨特的整體思維方式,對現代人體科學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啓迪作用。認真探討人體內部與外部,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復雜關係,越來越受到現代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重視。

 

中醫對現代疑難病的防治更具優勢

隨著近幾十年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大量森林,土壤,空氣等不斷受到污染和破壞,高度緊張的生活節奏與壓力,譲現代人的生理和心理嚴重失調,這成為目前人類生存日趨嚴重的問題,也由此產生了新的醫學難題;首先是疾病譜的不斷翻新,一些讓西醫感覺棘手的心腦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難治性疾病紛至沓來;其次是人們對生命質量有了更高要求,對健康長壽也更加向往,如何保健養生也日益成為醫學科研的主要課題。

由於這些病症多屬於整體性疾病,病因復雜隱匿,疾病的發生和變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響和牽制,西醫在這方面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因為用包括手术,葯物在内的固定規範的生物醫學模式常常難以奏效。但西醫之短,卻是中醫所长。中醫的整體動態觀察特點,有助於深入認識現代疑難病的本質;中醫的逆向思維方式,則可以從疾病所顯现的症侯去探求現代疑難病的病因病機;尤其是中醫的辨證論治,不僅可以根據其出現的症候進行細緻的整體分析,而且可在不同階段作動態處理,這對于具有個體醫學持徵的現代疑難病有著重要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