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淺析〝必得陰陽之術〞
本文斗膽闖傳統禁區,發“怪"論,是有一定依據而所為。
(一)、查“陰陽"二字含義
據查中醫學《內經》輯要,有“陰陽"二字相關的論述,如「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意思是說陰陽是天地間的一種自然規律,也是一切事物分類的綱。又如「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意思是說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的原始能力,對萬物所包括的人而言,男女則是人類發展的原始能力。又如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也。今乃辨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歧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據該篇詞解“兩神",張景岳說:「陰陽也,猶言陰陽兩性」。“搏":作交的意思,“精":指男女的精氣,張景岳說:「天一之水也」。綜合理解,岐伯回黃帝問的意見:陰陽兩性交合之後,便結成一個新的形體,在新體未產生以前的物質,叫做精。又如“陰陽"二字,從名詞上看是抽象的,但具體應用上,有一定物質基礎,這樣就顯示了它的普通性。因此又可稱它是一個機動的代詞,用來說明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和統一性。
以上論述既說明“陰陽"二字,雖係哲學體系中的一個抽象名詞,常用以表示萬物間具有的相對性和統一性。但將它用於實際,例如用在彭祖的養壽術中,特別是實際涉及某種“技"、“法"時,它只能是相關人壽的事物(包括人或技法)的代名詞,絕不可能是抽象名詞概念與抽象的思想方法。在中醫學也明確將“陰陽"用以隱晦指男女人進而性交事。從而分析彭祖養壽術中〝必得陰陽之術〞就是隱言〝男女適宜和諧的性生活術〞。
(二)、析秘宗教的“男女雙修"與養壽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