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華民族最早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包括《靈樞》和《素問》,簡稱《內經》。其對養生方面有許多精闢的論述,可說是第一部討論養生理論的淵源之作。雖然是原始的、樸素的,但絕大部分均與現代科學暗合。它是古人經過長期與疾病做鬥爭中所累積的寶貴經驗,並通過長期實踐而總結出的理論,是一份寶貴的遺產。

一、天人合一整體觀

  所謂〝天人合〞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體是一有機的整體,與外在環境不可分割。《內經》認為;人是自然界生物之一,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人和萬物一樣,都應與自然環境相適應,與自然界息息相關。若自然界發生變化,人體亦發生與之相應的反應。如夏陽氣發泄,人之氣血多趨於表,故多汗而少尿;秋冬則陽氣收藏,人之氣血亦趨向於裡,皮膚緻密,故多尿而少汗。又如春多風病,夏多熱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某些慢性病又往往是氣候變化或季節更替時發作或增劇,這些都體現出人與自然的關係。

  《內經》又把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季分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象徵人整個生命的生、長、老、病、已(死)。認為人們應掌握和適應自然環境變化的規律,才能維持人體正常的健康。《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有真人者,提契天地、把握陰陽…〞,〝有至人者,和於陰陽、調於四時…〞,〝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合、從八風之理…〞,〝有賢人者,法則天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這是說;古代不同程度的高明養生家,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認識和掌握自然的多種規律,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善於掌握人體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並積極主動地利用自然界變化規律以避害就利,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更詳細論述人們對於四季中的調養大法;如〝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人們應在自然界生氣勃勃、萬物欣欣向榮的季節裡,順應天地生發之氣以養舒暢活潑之〝生〞。〝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人們在這萬物發育成長的季節裡,應順應自然界繁榮茂盛之氣以養〝長〞。〝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人們在萬物成熟收成的季節裡,應效法天地收斂清肅之氣,使神志寧靜以養〝收〞。〝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人們在此林木凋零、昆蟲蟄伏、水冰地凍、萬物閉藏的季節裡,應當避寒就溫,法天地閉藏之氣,使陽氣潛藏於內以養〝藏〞。並認為春夏兩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屬於陽氣旺盛的時期,對於人體則應注意養陽;秋冬是萬物收藏的季節,屬於陰氣收斂的時期,對人體應注意養陰。此〝養陰養陽〞之道,即順應自然變化之道。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又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結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得道」即懂得養生的道理之意,從此可知《內經》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論述對養生學的意義是何等重大。

二、不治已病治未病

  兩千多年前,《內經》就提出〝治未病〞的著名理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揭示出未病先防的重大意義。這種防重於治的光輝思想,完全符合現代醫學〝預防為主〞的精神。預防就是從根本上著想,是積極的方法,亦即〝防患於未然〞之意。杜絕致病的根源,盡可能避免疾病的發生,留心防護各種擾亂人體陰陽氣血、精神意志失調的致病因素,保持人體陰陽氣血的平衡。其措施是:如保持恬靜、樂觀,鍛練體格,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順應自然環境的變…等,這樣就可以提高抗病能力,保持正常的健康狀態。若病已成而進行治療,則費力多而功效少,且元氣必隨之而傷耗。人生自然環境中,外有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侵襲,內有喜、怒、懮、思、悲、恐、驚七種情志的傷害,還有飲食起居之過時失節、意外創傷等,無不有傷於人之元氣,甚則累及生命。因此,人們必須加強防病措施,提高〝預防為主〞的認識,而《內經》〝治未病〞的光輝思想理論尤其值得珍視和發揚。

三、精神意志的攝養

  《內經》對精神意志的修養非常重視,認為人們的思想活動正常、精神愉快、意志寧靜是身體健康得主要關鍵。《素問上古天真論》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即是說人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心情舒暢、愉快、寧靜,控制私欲和非分的妄想,使〝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則人體氣機調暢、氣血平和,精神不散而靜定內守、正氣旺盛,足以抗病邪而避免疾病發生。若不能很好地保養精神、順調意志,違反正常的生活規律,任性放縱、過份激動,則導致精神氣血紊亂,陰陽失去平衡,引起許多神經病症和內傷疾患。

  《素問五運行大論》云:〝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如盛怒之人或過度懮郁之人,就會感到氣逆於胸中,飲食不下甚至嘔血。過度思慮緊張之人,常患失眠症,便是明證。

  《靈樞本神篇》說:〝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大意是說:人如果精神意志過度變動,不能保持平衡、寧靜、中和,便會導致神志失常、理智失控、心裡崩潰,使人體機能阻塞、氣紊亂,隨之抵抗力下降、疾病叢生,進而對生命的危害。

四、重視形體的鍛鍊

  精神修養固然重要,但精神不能離開形體,《內經》主張〝形與神俱〞即精神與形體的統一,故形體鍛鍊也是《內經》防病和養生重點。從《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獨立守神〞。以及《素問遺篇刺法論》中的〝嚥氣〞、〝吞津〞等方法中,不難看出《內經》是非常重視鍛鍊,而且精於鍛鍊的。今日之各種氣功導引、吐納、按摩、拳術之類的養生健身法,其源實出自《內經》,有深入研究和發揚之必要。人體之氣血貴宣通,筋骨欲堅強,古人比之如自然界之日月江河,宜運行不息。《呂氏春秋盡數篇》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近人提出〝生命在於運動〞,這些理論都與《內經》重視形體鍛鍊是一致的。人們要想有強健之體力,要想延年益壽,就必須重視形體鍛鍊。只有形體健康、精神健旺,形體和精神都均衡健康,才能享受天賦與人應有的壽命。

五、飲食調節

  飲食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生命全賴飲食以覓營養而補充不足。《素問上古天真論》認為必須做到〝食飲有節〞;重有一個〝節〞字,力戒過量的每飲多食,以免腸胃受傷。《素問痺論》說〝食飲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生氣通天論》也說〝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因而大飲,則氣逆。……〞,都指出了過量的飲食都可使腸胃損傷、氣血失調。

  《內經》中還有許多對調和五味、對五味不可偏嗜的論述,如《素問宣明五氣篇》云:〝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素問五臟生成論篇》說〝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䐢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此五味之所傷也〞。這些都是用五行生剋理論連繫五臟因偏嗜五味而引起的多種疾病,總的精神是告誡人們不要偏食。

  《素問臟氣法時論》中還提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著名食譜理論,與現代提倡的〝以谷物為主食,多吃水果蔬菜,兼食肉蛋禽類〞的說法是一致的。總之,飲食宜有節制,宜雜而調和,不宜偏而過。

六、起居作息方法

  《內經》關於起居作息的論述,也相當精闢。《素問上古天真論》云:〝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指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起居作息要保持一定的常規和常度。若違反常規和常度任意放縱,往往深夜不寐、日高不起、或體力負荷過度、或用腦過度;均可使氣血紊亂、陰陽失調、精神困倦、體力消耗,疾病因之而生。並要求勞逸適當,不可太過。《素問宣明五氣篇》說:〝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指出過勞能影響健康,過逸也可導致筋骨柔弱、氣滯血凝、機能衰退。唯有保持正常、勞逸適度,才符合《內經》的養生精神。

  最後,我們再談一談《靈樞本神篇》經文〝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此句可能對房事養生方面在內),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從經文中可以看出《內經》養生理論何等精深;何等簡要,儘管古今有多許養生專集、專論、專著以及在內容方面不斷更新和補充,可謂美不盛收,但總不出《內經》重點範圍之中。眾流奔放,《內經》是其大源;群巒起伏,《內經》是其主峰。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能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養生理論,加以發揚光大。《內經》的養生理論對人類養生保健的貢獻是巨大的;是十分可貴的;值得珍視的。如能結合現代科學合理的養生理論,必將更精美、更完善地對人類健康長壽做出更大的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