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脈循行:

足太陽膀胱經(1)起於目內眦(睛明1);(2)上額;(3)交會於頭頂(百會-督20);

(4)頭頂部支脈:從頭頂到顳顬(ㄖㄨˊ)部;

(5)頭頂部直行的脈:從頭頂入裡聯絡於腦;(6)回出分開下行項後;(7)沿著肩胛內側挟著脊柱;(8)到達腰部;(9)從脊旁肌肉進入內腔;(10)聯絡腎臟;(11)屬於膀胱。

(12)腰部支脈:向下通過臀部;(13)進入膕窩中;

(14)後項的支脈:通過肩胛內緣直下;(15)經過臀部(環跳-膽30)下行;(16)沿著大腿外側的後面;(17)與腰部下來的支脈會合於膕窩中;(18)從此向下,通過腿肚內;(19)出於外踝的後面;(20)沿著第五跖骨粗隆;(21)至小趾外側端(至陰-膀胱67)與足少陰經相連接。

二、【內經原文】

1.起於目內眦2.上額 3.交巔 4.其支者,從巔頂至耳上角5.其直者,從巔入絡腦 6.循肩膊內,挾脊7.抵腰中 8.入循膂9.絡腎 10.屬膀胱 11.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 12.入膕窩中 13.其支者,從膞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 14.過髀樞 15.循髀外16.從後廉下合膕中 17.以下貫踹內 18.出外踝之後 19.循京骨 20.至小指外側

三、主治概要

本經穴位主治頭、項、目、背、腰、下肢病証以及神志病。

四、本經穴位共六十七穴,分述如下:

穴位圖    

 太陽膀胱經1.jpg 太陽膀胱經2.jpg 太陽膀胱經3.jpg 太陽膀胱經4.jpg 太陽膀胱經5.jpg 太陽膀胱經6.jpg   太陽膀胱經7.jpg 太陽膀胱經8.jpg 太陽膀胱經9.jpg 太陽膀胱經10.jpg 太陽膀胱經11.jpg       

1.睛明

位置:

(1).閉目,在目內眦角上方0.1寸處。

(2).位於內眼角裡面一分處與鼻根之間。

(3).目內眥角外一分宛約中(內藏紅肉)

(4).正坐合目,掐取目內眦外約一分處微上,當鼻骨邊眶孔內緣。

(5).正坐或仰臥,在面部,目內眦角上方凹陷處,泪小管上方。

主治:

目赤腫痛、見風流泪、夜盲、眦癢、近視、視物不清。

2.攢竹

位置:

(1).在眉毛內側端,即眶上切跡處。

(2).位於眉弓內側凹陷部位。

(3).兩眉毛之內側端陷中。

(4).仰靠,當兩眉內側頭陷中。

(5).正坐或仰臥,在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主治:

目赤腫痛、眼瞼(目閏)動、頭痛、目眩、眼疾病(結膜炎)、眉棱骨痛、視物不明、見風流泪、面癱。

3.眉衝

位置:

(1).從眉頭直上入髮際五分,當神庭(24)與曲差(膀胱4)之間。

(2).位於眉頭直上,神庭穴與曲差穴之間。

(3).直眉頭上,神庭與曲差之間。

(4).攢竹直上,入髮際五分,去神庭五分。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攢竹直上入髮際0.5寸,神庭與曲差連線之間。

主治:

頭痛、眩暈、癇症、目視不明、鼻塞。

4.曲差

位置:

(1).在神庭(24)旁開一寸五分,即神庭與頭維(8)之間,外2/3與內1/3交點上。

(2).位於神庭穴外側15分,即前髮際往內延伸5分處。

(3).神庭外方15分,眉頭直上入髮際5分。

(4).攢竹直上,入髮際五分,去神庭一寸五分。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髮際正中直上0.5寸,即神庭與頭維連線的外2/3與內1/3的交點上。

主治:

頭前頂痛、目眩、目痛、鼻塞、鼻衂、視物不清。

5.五處

位置:

(1).從曲差(膀胱4)直上,入髮際一寸。

(2).位於曲差穴後方1寸處。

(3).前頭部,上星旁開一寸五分,入髮際一寸。

(4).頭上入髮際一寸,曲差上一寸,正中線左右各一寸五分。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旁開1.5寸。

主治:

頭痛、目眩、癇症、目視不明、畏光。

6.承光

位置:

(1).五處後一寸半,督脈旁開一寸半。

(2).位於五處穴後方15分處。

(3).在五處後一寸五分(在通天和五處之間)

(4).先取百會,次取五處、通天,本穴在五處與通天之間,去督脈正中一寸五分。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5寸。

主治:

頭痛、目眩、鼻塞、熱病、目視不明。

7.通天

位置:

(1).承光後一寸半,督脈旁開一寸半。

(2).位於承光穴後方一寸半處。

(3).在承光後一寸五分,百會旁開一寸五分。

(4).正坐,先取百會,從百會旁開一寸五分。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

主治:

頭痛、眩暈、鼻塞、鼻衂、鼻淵。

※鼻淵:主症為鼻流濁涕不止,本病包括鼻竇炎、鼻蓄膿。

8.絡却

位置:

(1).通天後一寸半,督脈旁開一寸半。

(2).位於通天穴後方15分處。

(3).在通天後一寸五分(應在通天和玉枕之間)

(4).正坐頭微前傾,先取督脈百會與腦戶,再取本經通天與玉枕,本穴在通天和玉枕之間。亦可即督脈後頂與強間之間,去督脈一寸五分。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

主治:

眩暈、耳鳴、癲狂、視物不明。

9.玉枕

位置:

(1).腦戶旁一寸三分,當枕外粗隆上緣之外側。

(2).位於絡却穴的後方,即腦戶穴外側13分處。

(3).挟腦戶旁一寸三分。

(4).低首,先取督脈腦戶,次取膽經腦空。本穴當腦戶旁開一寸三分,腦戶與腦空之間,下與天柱相直。

(5).正坐或俯臥,在後頭部,當後髮際中直上2.5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

主治:

頭痛、目痛、鼻塞。

10.天柱

位置:

(1).在啞門旁一寸三分,當項後入髮際處,斜方肌之外側。

(2).位於啞門穴的外側後髮際,僧帽肌腱的外側。

(3).挟啞門穴旁開一寸三分,僧帽肌腱外緣。

(4).俯首,先取督脈啞門(項正中入髮際五分),從啞門旁開一寸三分,當項肌隆起之外緣。壓按之頸部及頭部會很痛。

(5).正坐或俯臥。正坐,在頸部,大筋(斜方肌)外緣之後髮際凹陷中,約當後髮際正中旁開13分。

主治:

頭痛、項強、鼻塞、肩背痛、熱病、癲狂、癇症。

11.大杼

位置:

(1).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約當(背正中線)旁開二橫指。

(2).位於第1、第2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項後,第一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陷中。

(4).正坐俯首,從項後第一椎下兩旁去脊中一寸五分陷中。

(5).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當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咳嗽、肩背痛、頸項強急、發熱頭痛。

12.風門

位置:

(1).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2、第3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背後,第二椎下向兩旁各取一寸五分,大杼直下。

(4).正坐俯首,從第二椎下向兩旁各取一寸五分,大杼直下。

(5).正坐或俯臥,在背後,當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咳嗽、胸背痛、發熱頭痛、項牆。

13.肺俞

位置:

(1).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3、第4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在背部,第三椎下兩旁去脊一寸五分。

(4).正坐或俯臥,在第三、四椎間(即身柱穴)向兩旁量取一寸五分;或對乳引繩度之;或以手指搭背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處是穴。

(5).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咳嗽氣喘、胸滿、骨蒸潮熱、盜汗、吐血。

14.厥陰俞

位置:

(1).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4、第5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在背部,第四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正坐,在第四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5).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胸滿、心痛、心悸、咳嗽、嘔吐。

15.心俞

位置:

(1).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5、第6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在背部,第五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正坐,在第五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神道旁一寸五分。

(5).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咳嗽、心痛、胸痛、驚悸、盜汗健忘、失眠、多夢、夢遺、癲狂、癇症、支氣管哮喘、五十肩、吐血。

16.督俞

位置:

(1).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6、第7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六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正坐,第六椎下,去脊各一寸五分,即靈台旁一寸五分。

(5).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咳嗽、胸悶、心痛、呃逆、腹痛、腹脹、腸鳴、皮膚搔癢。

17.膈俞

位置:

(1).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7、第8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七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正坐,在第七椎下,去脊各一寸五分。

(5).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背痛、脊強、胃痛、嘔吐、呃逆、氣喘、咳嗽、吐血、潮熱、盜汗、胃酸過多、肋間神經痛、神經衰弱、胸膜炎、食慾不振。

18.肝俞

位置:

(1).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9、第10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九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正坐,在第九椎下,去脊各一寸五分。

(5).正坐或俯臥,當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脊背痛、脇痛、目赤、目視不明、夜盲、眩暈、吐血、癲狂、癇症、失眠、半身不遂、肝疾(肝炎膽石)、黃疸、鼻衂。

19.膽俞

位置:

(1).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10、第11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十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正坐,在第十椎下,去脊一寸五分,即中樞旁一寸五分。

(5).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脇肋疼痛、口苦、咽乾、嘔吐飲食不下、黃疸、肺癆潮熱、膽囊炎、十二指腸潰瘍。

20.脾俞

位置:

(1).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11、第12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十一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正坐,在第十一椎下,去脊各一寸五分,即脊中穴旁開一寸五分。

(5).俯臥,在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背痛、腹脹、嘔吐、泄瀉、完谷不化、黃疸、水腫、糖尿病、健忘症、腰痛。

21.胃俞

位置:

(1).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12胸椎、第1腰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十二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正坐,在第十二椎下,去脊各一寸五分。

(5).俯臥,在背部,當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胸脇痛、嘔吐、胃脘痛、反胃、腸鳴、完谷不化、膽石痛。

22.三焦俞

位置:

(1).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1、第2腰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十三椎(第一腰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正坐,在第十三椎下,去脊各一寸五分,即懸樞穴旁開一寸五分。

(5).俯臥,在腰部,當第一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腰背強痛、腹脹、腸鳴、泄瀉、痢疾、水腫、嘔吐、小便不利、糖尿病、胃疾病、膽石症、腎盂腎炎、關節風濕病、完谷不化。

23.腎俞

位置:

(1).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2、第3腰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十四椎(第二腰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正坐或伏臥,在第十四椎下,去脊各一寸五分。

(5).俯臥,在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腰痛、耳鳴、耳聾、遺精、陽痿、遺尿、小便不利、水腫、月經不調、白帶、咳喘少氣、高血壓症、圓形脫毛症。

24.氣海俞

位置:

(1).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3、第4腰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十五椎(第三腰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正坐或伏臥,在第十五椎下,去脊各一寸五分。

(5).俯臥,在腰部,當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腰痛、腰腿不利、痛經、崩漏、痔瘡、腹瀉、消化不良。

25.大腸俞

位置:

(1).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約當髂嵴上緣平線上。

(2).位於第4、第5腰椎棘突起間的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十六椎(第四腰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伏而取之,在第十六椎下,去脊各一寸五分,腰陽關旁一寸五分。

(5).俯臥,在腰部,當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腰痛、腹痛、腹脹、泄瀉、痢疾、便秘、坐骨神經痛、膝關節炎。

26.關元俞

位置:

(1).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五腰椎棘突起與第一正中薦骨稜之間的外側15分。

(3).背部,第十七椎(第五腰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伏而取之,在第十七椎之下,去脊各一寸五分。

(5).俯臥,在腰部,當第五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腰痛、腹脹、泄瀉、小便不利、遺尿、消渴、性慾減退、白帶。

27.小腸俞

位置:

(1).平第一骶後孔,督脈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一正中薦骨稜的下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十八椎(薦骨第一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伏而取之,在第十八椎(薦椎第一節)下,去脊各一寸五分。

(5).俯臥,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後孔。

主治:

腰腿痛、小腹脹痛、痢疾、泄瀉、痔疾、遺精、遺尿、尿血、白帶、月經不調、子宮出血、關節風濕病、膝關節炎。

28.膀胱俞

位置:

(1).平第二骶後孔,督脈旁開一寸半,當髂後上棘內緣下與骶骨之間凹陷中。

(2).位於第二正中薦骨稜的下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十九椎(薦骨第二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伏而取之,在第十九椎(薦椎第二節)之下,去中行一寸五分。

(5).俯臥,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後孔。

主治:

腰脊強痛、腹痛、泄瀉、便祕、癃閉、遺尿、前列腺肥大。

29.中膂俞

位置:

(1).平第三骶後孔,督脈旁開一寸半。

(2).位於第三正中薦骨稜的下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二十椎(薦骨第三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伏而取之,在第二十椎(薦椎第三節)之下,去中行一寸五分。

(5).俯臥,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三骶後孔。

主治:

腰骶強痛、泄瀉、痢疾、疝氣、直腸炎、坐骨神經痛、膀胱炎。

30.白環俞

位置:

(1).平第四骶後孔,督脈旁開一寸半。

(2).位於薦骨管裂孔的外側15分處。

(3).背部,第二十椎(薦骨第四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4).伏而取之,挺伏地端身,兩手相垂,支額縱息,令皮膚俱緩,乃取其穴。在第二十椎(薦椎第四節),兩旁去脊一寸五分。

(5).俯臥,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後孔。

主治:

腰腿痛、疝氣、遺精、白帶、月經不調、遺尿、痔瘡、股關節痛。

31.上髎

位置:

(1).在第一骶後孔中,約當髂後上棘與督脈之中點。

(2).位於第1後薦骨孔部。

(3).在第十八椎下,挾脊陷中,第一薦骨孔。

(4).伏而取之,第十八椎下,即骶骨第一節下,左右兩孔中,於脊中旁約一寸處,即是上髎與小腸俞相並齊。

(5).俯臥,在骶部,當髂後上棘與後正中線之間,適對第一骶後孔處。

主治

腰痛、月經不調、陰挺、帶下、遺精、陽痿、二便不利、薦骨部疼痛、痔瘡、骨盤腔內疾病、下肢疼痛。

32.次髎

位置:

(1).在第二骶後孔中,約當髂後上棘下與督脈之中點。

(2).位於第2後薦骨孔部。

(3).在第十九椎下,挾脊陷中,第二薦骨孔。

(4).伏而取之,第十九椎下,挾脊陷中,即第二薦骨孔。骶椎第二節下,左右兩孔中,於脊中量約九分處,與膀胱俞相並齊。

(5).俯臥,在骶部,當髂後上棘內下方,適對第二骶後孔處。

主治:

腰骶痛、下肢痿痺、月經不調、痛經、帶下、疝氣、遺精、二便不利、痔瘡。

33.中髎

位置:

(1).在第三骶後孔中,中膂俞與督脈之間。

(2).位於第3後薦骨孔部。

(3).在第二十椎下,挾脊陷中,第三薦骨孔。

(4).伏而取之,第二十椎下,即第三薦骨孔。骶椎第三節下,左右兩孔中。

(5).俯臥,在骶部,當次髎下內方,適對第三骶後孔處。

主治:

腰痛、月經不調、帶下、二便不利、薦骨部疼痛、痔瘡、腹絞痛、膀胱炎。

34.下髎

位置:

(1).在第四骶後孔中,白環俞與督脈之間。

(2).位於第4後薦骨孔部。

(3).在第二十一椎下,挾脊陷中,第四薦骨孔。

(4).伏而取之,第二十一椎下,即第四薦骨孔。骶椎第四節下,左右兩孔中。

(5).俯臥,在骶部,當中髎下內方,適對第四骶後孔處。

主治:

腰痛、腹痛、二便不利、帶下、痛經、痔瘡、會陰部疼痛。

35.會陽

位置:

(1).在尾骨下端之兩旁,督脈旁開半寸處。

(2).於尾骨下端的外側5分處。

(3).在尾骶骨下端旁開各五分。

(4).伏臥,骶骨尖端外方五分,長強微上兩旁各五分。

(5).俯臥,在骶部,尾骨端旁開0.5寸。

主治:

痔疾、便血、帶下、陽痿、痢疾、泄瀉、會陰痛、腰痛。

36.承扶

位置:

(1).臀下橫紋正中,伏臥取之。

(2).位於臀溝的中央。

(3).臀部下溝中央部,即臀下橫紋中。

(4).直立之時,在臀部高肉下垂之橫紋中。委中直上,穴在橫紋的中央。

(5).俯臥,在大腿後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主治:

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下肢癱瘓、坐骨神經痛。

37.殷門

位置:

(1).在承扶下六寸,當承扶與委中之連線上。

(2).差不多在後大腿部的中央,位於承扶穴與委中穴連線的中央。

(3).大腿後側正中,承扶下六寸。

(4).大腿後面中央部,從承扶下量六寸,在股後之正中線。即承扶、委中二穴間連線之中點。

(5).俯臥,大腿後面,當承扶與委中的連線上,承扶下6寸。

主治:

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下肢癱瘓、坐骨神經痛、半身麻痺、腰脊大腿部疼痛。

38.浮郄

位置:

(1).在委陽上一寸,股二頭肌腱內側,微屈膝取之。

(2).位於委陽穴上方1寸處,大腿二頭肌的內緣。

(3).大腿後面,膝膕窩之上方,委陽上一寸。

(4).伏臥取之,殷門之斜向外,委陽上1寸。

(5).俯臥,在膕橫紋外側端,委陽上1寸,股二頭肌腱的內側。

主治:

膕筋攣急、臀股麻木、便秘、膝關節痛、腓骨神經痛。

39.委陽

位置:

(1).在委中(膀胱40)外側,股二頭肌腱內緣。

(2).位於膝窩橫紋中外端,大腿二頭肌的內側。

(3).膝膕窩外側,兩筋間,委中外方約二寸。

(4).伏臥屈伸其膝而索之,委中外方約二寸,膝橫紋盡處兩筋間,去承扶一尺二寸。

(5).俯臥,在膕橫紋外側端,當股二頭肌腱的內側。

主治:

腿足攣痛、腰脊強痛、小腹脹滿、小便不利、膝痛、前列腺肥大。

40.委中

位置:

(1).在膕窩橫紋中央,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肌腱的中間,屈膝或俯臥取之。

(2).位於膝窩橫紋的中央。

(3).膝膕窩中央,約紋中動脈應手處。

(4).①令人直挺而臥,伏而取之。足膝後屈處,大腿骨與小腿骨之關節部,在膕窩中央,當兩筋間約紋內,動脈應手。②俯臥,將病者足往返抬起屈伸,左手撫按穴處,覺肌肉緊張處是穴。

(5).俯臥,在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肌腱的中間。

主治:

膕筋攣急、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腹痛吐瀉、遺尿、小便不利、丹毒、疔瘡、腰痛、坐骨神經痛、膝痛。

41.附分

位置:

(1).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約當背正中線旁開四橫指。

(2).位於第2、第3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二胸椎下,兩旁去脊各三寸。

(4).正坐,在第二椎下,旁開三寸,即風門旁一寸五分處。

(5).俯臥,在背部,當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主治:

肩背拘急、頸項強痛、肘臂麻木不仁、頸部僵硬不能回顧。

42.魄戶

位置:

(1).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2).位於第3、第4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三胸椎下,兩旁去脊各三寸。

(4).正坐,第三椎下,身柱旁三寸,即肺俞旁一寸五分。

(5).俯臥,在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主治:

肺癆、咳嗽、氣喘、項強、肩背痛、上腕神經痛。

43.膏肓俞

位置:

(1). 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2).位於第4、第5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四胸椎下,兩旁去脊各三寸。

(4).第四椎下一分,第五椎上二分,去脊中三寸,厥陰俞旁一寸五分處。正坐屈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端直,手大指與膝頭平。以物支肘,毋令動搖取之。②或以左手搭右肩,右手掌搭左肩,在肩胛骨外與第五胸椎之間,兩旁三寸處。以中指按第四肋間感覺痠痛者是穴。

(5).俯臥,在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主治:

肺癆、咳嗽、氣喘、肩胛背痛、喀血、盜汗、健忘、遺精、完谷不化、胃酸過多、胸膜炎、五十肩、頭肩腕痛。

44.神堂

位置:

(1).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2).位於第5、第6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五胸椎下,兩旁去脊各三寸。

(4).正坐,第五椎下,神道旁三寸,即心俞旁一寸五分。

(5).俯臥,在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主治:

咳嗽、氣喘、胸悶、背脊急強、心臟病、肋間神經痛、疱疹。

45.譩譆

位置:

(1).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2).位於第6、第7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六胸椎下,兩旁去脊各三寸。

(4).正坐,第六椎下,去脊三寸,以手重按病人,言「譩譆!譩譆!」,應手作痛處是穴,即督俞旁一寸五分。

(5).俯臥,在背部,當第六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主治:

咳嗽、氣喘、肩背痛、目眩、鼻衂、瘧疾、熱病、肋間神經痛。

46.膈關

位置:

(1).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約平肩胛骨下角處。

(2).位於第7、第8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七胸椎下,兩旁去脊各三寸(肩胛骨內側)

(4).正坐,第七椎下,至陽旁三寸,即膈俞旁一寸五分。

(5).俯臥,在背部,當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3

主治:

胸悶、脊背強痛、飲食不下、嘔吐、噯氣、腹痛、胸膜炎、肋間神經痛。

47.魂門

位置:

(1).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2).位於第9、第10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九胸椎下,兩旁去脊各三寸。

(4).正坐,第九椎下,筋縮旁三寸,即肝俞旁一寸五分,正坐開肩取之。

(5).俯臥,在背部,當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主治:

背痛、胸脇脹痛、飲食不下、嘔吐、泄瀉、胃灼熱、肋間神經痛。

48.陽綱

位置:

(1).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2).位於第10、第11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十胸椎下,兩旁去脊各三寸。

(4).正坐,開肩取之,第十椎下,中樞旁三寸,即膽俞旁一寸五分。

(5).俯臥,在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主治:

腸鳴、腹痛、泄瀉、黃疸、消渴、消化不良、肋間神經痛。

49.意舍

位置:

(1).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2).位於第11、第12胸椎棘突起間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十一胸椎下,兩旁去脊各三寸處。

(4).正坐,開肩取之,第十一椎下,脊中旁三寸,即脾俞旁一寸五分。

(5).俯臥,在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3

主治:

背痛、胸脹、腸鳴、泄瀉、飲食不下、嘔吐、胃痙攣、胃痛。

50.胃倉

位置:

(1).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2).位於第12胸椎、第1腰椎棘突起間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十二胸椎下,兩旁去脊各三寸處。

(4).正坐,第十二椎下旁開三寸,即胃俞旁一寸五分。

(5).俯臥,在背部,當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3

主治:

背痛、脘痛、腹脹、水腫、小兒食積、膽石症、食慾不振。

51.肓門

位置:

(1).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2).位於第1、第2腰椎棘突起間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一腰椎下,兩旁去脊各三寸處。

(4).正坐或伏臥,第一腰椎下或第十三椎下,懸樞旁開三寸,即三焦俞旁一寸五分。

(5).俯臥,在腰部,當第一腰椎棘突下旁開3

主治:

心下痛、腹痛、腰痛、痞塊、便祕、婦人乳疾。

52.志室

位置:

(1).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2).位於第2、第3腰椎棘突起間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二腰椎下,兩旁去脊各三寸處。

(4).正坐或伏臥,第十四椎下,命門旁開三寸,即腎俞旁一寸五分。

(5).俯臥,在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3

主治:

腰脊強痛、遺精、陽痿、陰腫、小便不利、水腫、月經不調、高血壓、腹瀉。

53.胞肓

位置:

(1).在第二骶骨棘突下旁開三寸,平次髎。

(2).位於第二正中薦骨稜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二薦骨下,兩旁去脊各三寸處。

(4).伏而取之,第十九椎下旁開三寸,即膀胱俞旁一寸五分。

(5).俯臥,在臀部,平第二骶後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主治:

腸鳴、腹脹、二便不利、陰腫、腰脊痛、坐骨神經痛、腰痛、月經異常、不孕症。

54.秩邊

位置:

(1).胞肓直下方,督脈旁開三寸,約當骶管裂孔旁四橫指處。

(2).位於第三正中薦骨稜的外側3寸處。

(3).背部第三薦骨下,兩旁去脊各三寸處。

(4).伏而取之,第二十一椎下,腰俞旁開三寸,白環俞旁一寸五分。

(5).俯臥,在臀部,平第四骶後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主治:

腰骶痛、便秘、小便不利、下肢痿痹、痔疾、股關節痛、坐骨神經痛。

55.合陽

位置:

(1).在委中直下二寸,腓腸肌二頭之間,當委中與承山之連線上。

(2).位於委中穴正下方2寸之處。

(3).下腿後側正中,委中直下二寸。

(4).立而取之,膝膕中央委中下二寸,當腓腸肌二頭之間。

(5).俯臥,在小腿後面,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委中下2寸。

主治:

下肢痿痹、腰脊痛、崩漏、疝痛、坐骨神經痛、腓腹肌痙攣、膝關節痛。

56.承筋

位置:

(1).在合陽與承山連線的中點,當腓腸肌肌腹中央。

(2).位於委中穴下面,腓腹肌最鼓起的地方,在內外兩頭之間。

(3).下腿後側正中,腓腸肌中央陷中。

(4).在脛後,量腳跟上七寸,由合陽下量二寸五分,當腿肉厚處,腨腸中央陷中。

(5).俯臥,在小腿後面,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腓腸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主治:

腰腿拘急疼痛、痔疾、坐骨神經痛、間歇性跛行症。

57.承山

位置:

(1).在腓腸肌肌腹下,委中與跟腱的連線上,約當委中下八寸處。

(2).位於委中穴的下面,腓腹肌的下垂部分,肌腹的下緣,分肉之間。

(3).下腿後側正中陷中,腨腸下即腓腸肌下分肉間。

(4).直立,兩手上舉按壁上,足尖站立足跟離地。在腓腸肌下出現A字紋,於紋下取之。

(5).俯臥,在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主治:

腰腿拘急疼痛、痔疾、便祕、腳氣、坐骨神經痛。

58.飛揚

位置:

(1).昆侖直上七寸,腓骨後緣,當承山斜下外開一寸處。

(2).位於外踝上面7寸處,腓腹肌下垂部分的外緣,從下腿後正中線往外拉開1寸的距離。

(3).足外踝上方七寸,腓骨後側。

(4).從外踝下際上量七寸,即承山穴下,於腿後正中線向外側旁開一寸即飛揚穴。在腓骨之後,腓腹肌之外端,居陽交、外丘二穴之後,三穴平行一直線。

(5).俯臥或側臥,在小腿後面,當外踝後昆侖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1寸處。

主治:

腰腿疼痛、痔疾、頭痛、目眩、鼻衂、癲狂、下肢痛、下肢肌肉運動麻痺。

59.跗陽

位置:

(1).昆侖直上三寸。

(2).位於外踝上面3寸,阿基里斯腱的外緣。

(3).足外踝上方三寸,筋骨之間。

(4).從外踝下際上量三寸,飛揚下四寸,二穴上下一直線。昆侖穴直上,當腓骨之後部跟腱內緣,與膽經懸鐘穴相平,二穴中隔腓骨。

(5).俯臥或側臥,在小腿後面,當外踝後昆侖穴直上3寸。

主治:

腰腿疼痛、痔疾、頭痛、目眩、鼻衂、癲狂、坐骨神經痛、腳關節疼痛、子宮膀胱發熱。

60.昆侖

位置:

(1).在外踝與跟腱之中央凹陷部。

(2).位於外踝後5分的凹陷部位,外踝與阿基里斯腱之間。

(3).足外踝後五分,跟骨上陷中,細動脈應手。

(4).從外踝骨後際往後量五分,以指按之陷中處,前有踝骨、後有跟腱、下有跟骨,即昆侖穴。與內踝太谿穴略相對。

(5).俯臥或側臥,在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

腳跟腫痛、腰骶疼痛、頭痛、項強、目眩、鼻衂、癲癇、難產、坐骨神經痛、腳關節痛、黎明腹瀉。

61.僕參

位置:

(1).外踝後下方,昆侖直下,當跟骨凹陷中之赤白肉際取之。

(2).位於昆侖穴的下方,踵骨外側面的凹陷部位。

(3).外踝後下方,跟骨陷中。

(4).跟骨下赤白肉際中。拱足取之,昆侖下一寸五分。

(5).俯臥或側臥,在足外側部外踝後下方,昆侖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

足跟痛、下肢痿痹、癲癇、阿基里斯腱疼痛。

62.申脈

位置:

(1).外踝正下方凹陷中。

(2).位於外踝(頂點)正下方5分處。

(3).足外踝下緣約五分處陷中,當赤白肉際。

(4).臥位,在外踝中央下緣隙中,約踝下五分。

(5).仰臥或側臥,在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

腰痛、目赤痛、頭痛、眩暈、失眠、癲狂、癇症、腳關節痛。

63.金門

位置:

(1).在申脈前下方,當骰骨外側凹陷處。

(2).位於申脈穴的前下方,踵立方骨關節的外側凹陷部。

(3).足外踝前下方,申脈前約五分,跟骨與骰骨間陷中。

(4).足外踝下,申脈與第五蹠骨粗隆後緣二者連線之中點,該處呈彎形凹陷中,按之痠脹。

(5).仰臥或側臥,在足外側當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處。

主治:

外踝痛、下肢痹痛、腰痛、頭痛、癲癇、小兒驚風。

64.京骨

位置:

(1).足跗外側,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際。

(2).位於第5中足骨後端隆起的後方,在凹陷部位。

(3).足外側,第五蹠骨突起部之下,赤白肉際中。

(4).第五蹠骨後隆起部名京骨,其穴在骨之下際,赤白肉際陷中,按而得之。

(5).仰臥或側臥,在足外側,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

腰痛、頭痛、項強、目翳、癲狂、扭傷、腳背痛、坐骨神經痛。

65.束骨

位置:

(1).足跗外側,在第五跖骨小頭後下方,赤白肉際。

(2).位於第5中足趾節關節外側的後方,在凹陷部位。

(3).足小趾外側,本節後赤白肉際陷中。

(4).足小趾外側本節後,即第五蹠骨前端與第三節趾骨後端相接處之外側,赤白肉際陷中。

(5).仰臥或側臥,在足外側足小趾本節(第五跖趾關節)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

腰腿痛、頭痛、頸強、目眩、癲狂、腰背痛、小趾基節痛。

66.足通谷(通谷)

位置:

(1).在第五跖趾關節前方凹陷中。

(2).位於第5中足趾節關節外側的前方,在凹陷部位。

(3).足小趾本節前陷中。

(4).足小趾本節前端,以趾屈之,當橫紋之端是穴。

(5).仰臥或側臥,在足外側足小趾本節(第五跖趾關節)的前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

頭痛、項強、目眩、鼻衂、癲狂、凍傷、小趾關節痛。

67.至陰

位置:

(1).足小趾外側,趾甲後一分許。

(2).位於距離腳第5趾外側趾甲根部,趾甲角1分處。

(3).小趾外側去爪甲如韮葉。

(4).在足小趾端外側,去爪甲約一分。

(5).仰臥或側臥,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處。

主治:

頭痛、目痛、鼻塞、鼻衂、胎位不正、難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