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脈循行:

足少陽膽經(1)起於目外眦(瞳子髎-1),(2)向上到達額部(頷厭-4),(3)下行至耳後(風池-20),(4)沿著頭頸部行於手少陽經的前面,到肩上退回交出於手少陽經的後面,(5)向下進入缺盆部;

(6)耳部的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7)出來經過耳前,(8)到目外眦的後方;

(9)外眦部的支脈:從目外眦處分出,(10)下走大迎(胃5),(11)與手少陽經會合於目眶下,(12)下經頰車(胃6),(13)至頸部與前入缺盆的脈相會合,(14)然後進入胸中,通過橫膈,(15)聯絡肝臟,(16)屬於膽,(17)沿著肋內,(18)出於少腹側的腹股溝動脈部,(19)經過外陰部毛際,(20)橫入髖關節部(環跳-30);

(21)缺盆部直行的脈:下走腋窩前,(22)沿著側胸部,(23)經過季脇,(24)與前入髖關節的脈會合,(25)再向下沿著大腿的外側,(26)出於膝部外側,(27)向下經腓骨前面,(28)直下到達腓骨下段(懸鐘-39),(29)再下出於外踝的前面,沿著足跗部,(30)進入足第四趾外側端(足竅陰-44);

(31)足跗部支脈:從足臨泣(膽41)處分出,沿著第一、二跖骨之間,出於足拇趾末端,穿過趾甲,到達趾甲的毫毛部(大敦-1),與足厥陰肝經相連接。

二、【內經原文】

1.起於目銳眦2.上抵頭角3.下耳後4.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5.入缺盆6.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7.出走耳前8.至目銳眦後9.其支者,別目銳眦10.下大迎11.合於手少陽抵手崸12.下加頰車13.下頸合缺盆14.以下胸中貫膈15.絡肝16.屬膽17.循脅裏18.出氣街19.繞毛際20.橫入髀厭中21.其直者,從缺盆22.下腋23.循胸24.過季脇25.下合髀厭中26.以下循髀陽27.出膝外廉28.下外輔骨之前29.直下抵絕骨之端30.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31.入小指次指之間32.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三、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側頭、眼、耳、咽喉病、神志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四、本經穴位共四十四穴,分述如下:

穴位圖

足少陽膽經1  

足少陽膽經2  

足少陽膽經3  

足少陽膽經4  

足少陽膽經5  

足少陽膽經6  

足少陽膽經7  

足少陽膽經8  

足少陽膽經9  

足少陽膽經10  

 

1.瞳子髎

位置:

(1).在目外眦角外方,眶骨外側凹陷中。

(2).位於外眼角外側5分處。

(3).目外眦角旁五分。

(4).令命患者合目,目外眦五分處,目眶陷中取之。外眦角紋終止部,按之痠脹。

(5).正坐或仰臥,在面部,目外眦旁,當眶外側緣處。

主治:

結膜炎、角膜炎、三叉神經痛、目痛、目赤、目翳、頭痛、口眼喎(ㄎㄨㄞ)斜。

2.聽會

位置:

(1).在耳屏間切跡前,當聽宮(小腸19)直下,下頜髁狀突之後緣,張口取穴。

(2).在耳珠的前下方,張開嘴時會凹陷的地方。

(3).在耳前部,耳珠之下微前凹陷中,張口得之。

(4).仰臥或正坐,張口有凹陷,在耳前小瓣之下,當聽宮直下方,口閉時當下頷骨之後緣。

(5).正坐或仰臥,在面部,當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的後緣處。

主治:

中耳炎、聽力衰減、顎關節炎、顏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耳鳴、耳聾、齒痛、口眼喎斜。

3.上關

位置:

(1).在耳前,顴弓上緣,當下關(7)直上方凹陷處。

(2).位於頰骨弓中央的上緣。

(3).在耳前上廉起骨(顴骨弓)之上際,開口有空。

(4).正坐,當顴骨弓上側,下關穴之直上,距耳廓前緣約一寸,張口是穴。

(5).正坐或仰臥,在耳前,下關直上,當顴弓的上緣凹陷處。

主治:

眼痛、顏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高血壓、耳鳴、齒痛、口噤、口眼喎斜、偏頭痛。

4.頷厭

位置:

(1).在髮際上,當頭維(8)與曲鬢(7)連線之上1/2段的中點,入髮際處。

(2).位於頭維穴下面1寸的髮際,在頭維穴與曲鬢穴之間,從頭維穴算起1/4處。

(3).在前額部,髮際曲角之下,顳顬上廉,頭維之下方。

(4).髮際曲角處,頭維之下1寸。口做嚼物狀,是嚼肌動於曲角處即是穴。自頭維至曲鬢分作四折,第一折是頷厭,第二折是懸顱。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鬢髮上,當頭維與曲鬢弧形連線的上1/4與下3/4交點處。

主治:

偏頭痛、暈眩、目外眦痛、耳鳴、齒痛、癲癇。

5.懸顱

位置:

(1).在鬢髮中,當頭維(8)與曲鬢(7)之中點。

(2).位於太陽穴的中央,頭維穴下方2寸處。

(3).前額部,髮際曲角之下,顳顬中廉,頷厭斜下。

(4).頷厭穴下,循髮際斜行1寸,當曲鬢與頭維之間。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鬢髮上,當頭維與曲鬢弧形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

三叉神經痛、眼疾病(白內障、青光眼、虹彩炎)、偏頭痛、面腫、目外眦痛、齒痛。

6.懸釐

位置:

(1).在鬢角之下際,當懸顱(5)與曲鬢(7)之中點。

(2).位於頭維穴下方3寸處。

(3).前額部,髮際曲角之下,顳顬下廉,懸顱之斜下。

(4).懸顱穴下方,循髮際行1寸,當懸顱與曲鬢之間。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鬢髮上,當頭維與曲鬢弧形連線的3/41/4交點處。

主治:

偏頭痛、面腫、目外眦痛、耳鳴、上齒痛。

7.曲鬢

位置:

(1).在耳前上方鬢髮內,約當角孫(三焦20)前一橫指處。

(2).位於角孫穴與凹穴的中央。

(3).在耳前方,髮際曲隅陷中,鼓頷有空。

(4).在耳上微前,髮際曲隅陷中,耳翼根之前,開口有取之。或從角孫向前量一寸,當耳翼與眉稍之平線上。。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耳前鬢角髮際後緣的垂線與耳尖水平線交點處。

主治:

偏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頷頰痛、口噤、暴喑。

8.率谷

位置:

(1).在耳尖上方,入髮際一寸五分。

(2).位於角孫穴上方15分處。

(3).耳上,入髮際一寸半,凹陷中。

(4).上耳根正中,入髮際一寸五分,曲鬢之斜上。如齒嚼物,此處自能鼓動處是穴。

(5).正坐、側伏或側臥,在頭部,當耳尖直上入髮際1.5寸,角孫直上方。

主治:

偏頭痛、目痛、眩暈、嘔吐、小兒驚風。

9.天衝

位置:

(1).在耳廓後上方,入髮際二寸,率谷後約五分。

(2).位於角孫穴上方2寸處。

(3).位於耳後上方,率谷後三分,上入髮際二寸。

(4).上耳根微後,入髮際二寸。從率谷往後橫量三分,於此而往上直量五分,高於率谷五分是處。

(5).正坐、側伏或側臥,在頭部,當耳根後緣直上入髮際2寸,率谷後0.5寸處。

主治:

偏頭痛、齒齦腫痛、癭氣、驚恐、癲癇。

10.浮白

位置:

(1).在耳後乳突後上方,當天衝(9)與頭竅陰的弧形連線的中點。

(2).位於角孫穴後方1寸處。

(3).在耳後乳嘴突起後緣上際,自顱息穴處入髮際一寸。

(4).上耳根後入髮際一寸,從顱息穴後之髮際向後橫量一寸,當顱息後完骨上際之處。

(5).正坐、俯臥或側臥。在頭部,當耳後乳突的後上方,天衝與完骨的弧形連線的中1/3與上1/3交點處。

主治:

頭痛、項強、耳鳴、側頭疼痛、齒痛、瘰癧、咳逆、足不能行。

11.頭竅陰

位置:

(1).在耳後乳突後上方,浮白與完骨的連線上。

(2).位於浮白與完骨穴的中央,乳椽突起基底的凹陷部分。

(3).在耳後乳嘴突起後緣,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有空。

(4).正坐或側俯首,浮白下1寸,完骨上7分。從腦後向耳際摸有一高起之後為枕骨,此陵與耳後高骨所構成之孔隙即竅陰穴。本穴當完骨之上、枕骨之下。

(5).正坐、俯臥或側臥,在頭部,當耳後乳突的後上方,天衝與完骨的中1/3與下1/3交點處。

主治:

頭痛、耳痛、暈眩、耳鳴、耳聾、胸脅痛。

12.完骨

位置:

(1).在乳突後下方凹陷處。

(2).位於乳椽突起下端的後方,髮際上方4分凹陷部位。

(3).在耳後乳嘴突起後下緣,入髮際四分陷中。

(4).正坐俯首,耳後中央部,入髮際四分,竅陰下七分。乳突完骨之下際,以手循之有凹陷處,與風池風府相平,按之痠脹。

(5).正坐、側伏或側臥,在頭後,當耳後乳突的後下方凹陷處。

主治:

失眠、偏頭痛、暈眩、中耳炎、耳鳴、腦出血時的濘血、頸項強痛、頰腫、齒痛、口眼喎斜。

13.本神

位置:

(1).在前額髮際內五分,當神庭與頭維之內2/3與外1/3交點。

(2).位於外眼角的正上方,髮際上方5分處。

(3).在前額部,入髮際四分,神庭外方三寸。

(4).正坐,從神庭外開三寸處,上入髮際四分,曲差旁一寸五分,外去頭維一寸五分。

(5).正坐或仰臥,在背部,當前髮際上0.5寸,神庭旁開3寸。神庭與頭維連線的內2/3與外1/3交點處。

主治:

頭痛、暈眩、頸項強痛、胸脅痛、癲癇、小兒驚風、半身不遂。

14.陽白

位置:

(1).在前額眉毛中央上一寸,約當前髮際與眉毛之間上2/3與下1/3交點。

(2).位於眉弓中央上方1寸處。

(3).在眉毛中央上方約一寸,直對瞳子。

(4).正坐直視,從眉上中部直上一寸處取之,下與瞳子相對。

(5).正坐或仰臥,在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一寸。

主治:

三叉神經痛、眼科疾病、顏面神經麻痺、頭痛、目痛、目翳、流淚、鼻淵、小兒驚癇。

15.頭臨泣

位置:

(1).陽白直上,入髮際五分,當神庭與頭維之間。

(2).位於瞳孔正上方,前髮際上方5分處。

(3).在前額部,瞳子直上,入髮際五分。

(4).正坐,目正視。陽白直上,入髮際五分,直對瞳子,當曲差與本神正中間。亦即神庭與頭維之中間,距頭正中行二寸五分。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瞳孔直上,入前髮際0.5寸,神庭與頭維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

頭痛、暈眩、鼻閉塞、目翳、流淚、鼻淵、小兒驚癇。

16.目窗

位置:

(1).在頭臨泣後一寸半,當頭臨泣與風池之連線上。

(2).在頭臨泣穴後方1寸處。

(3).在前額頭部,臨泣後方一寸五分。

(4).正坐,頭額略向前傾,目正視。先取頭臨泣,從頭臨泣直上取一寸半是穴。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前髮際上1.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主治:

眼痛、畏光流淚、三叉神經痛、目眩、近視、面浮腫。

17.正營

位置:

(1).在目窗後一寸半,當頭臨泣與風池之連線上。

(2).位於目窗穴後方1寸處。

(3).在顱頂頭部,目窗後一寸五分。

(4).正坐,目正視,從臨泣後方三寸取之。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前髮際上2.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主治:

偏頭痛、頭痛、目眩、齒痛、唇吻強急。

18.承靈

位置:

(1).正營後一寸半,當頭臨泣與風池之連線上。

(2).位於正營穴後15分處。

(3).在側頭部,正營後方一寸五分。

(4).臨泣後四寸五分,百會旁三寸,下與耳尖相對。

(5).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前髮際上4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主治:

偏頭痛、上肢痛、目頭眩暈、鼻淵、鼻衂。

19.腦空

位置:

(1).在風池直上與腦戶相平處,當枕外粗隆之外側。

(2).位於承靈穴後方15分處。

(3).在後頭部,承靈之後,挟玉枕旁骨下陷中。

(4).承靈後,下對風池,挟督脈腦戶旁開二寸,與腦戶、玉枕三穴相平。

(5).正坐或俯臥,在頭部,當枕外粗隆凸的上緣外側,頭正中線旁開2.25寸,平腦戶。

主治:

頭痛、後頭神經痛、目眩、頸項強痛、癲癇。

20.風池

位置:

(1).在項後,枕骨下,當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凹陷處。

(2).位於風府穴與完骨穴的中間,在髮際凹陷部位。在僧帽肌起始部與胸鎖乳突肌附著部分的肌間凹陷。

(3).在耳後乳嘴突起之後,大筋外廉,腦空直下,髮際陷中。

(4).正坐俯首,耳後骨之後(顳顬乳突),髮際之上,項大肌(僧帽肌)之外廉,凹陷處是穴,與風府相平。

(5).正坐、俯伏或俯臥,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

頭痛、暈眩、視力障礙、感冒、項背痛、失眠、目赤腫痛、鼻淵、耳鳴、中風、口眼喎斜、熱病。

21.肩井

位置:

(1).當大椎與肩峰之間連線中點,肩部最高處。

(2).位於肩髃與大椎穴連線的中央凹陷部位。

(3).在上肩胛棘與鎖骨之間陷中,當缺盆之直上。

(4).正坐,肩上。當脊椎與肩端之間正中點,肩部肌肉高處。

(5).正坐、俯伏或俯臥,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中點上。

主治:

肩背痛、頭痛、頸肩腕痛、肩關節周圍炎、暈眩、上肢不遂、頸項強痛、瘰癧、乳癰、中風、難產。

22.淵腋

位置:

(1).當腋中線上,腋下三寸。

(2).使上肢轉向外時,在極泉穴正下方三寸處。

(3).在腋下三寸,側胸第四肋間宛宛中。

(4).側臥,舉臂取之。腋窩正中直下三寸,側身第四、第五肋間軟肉處取之。可以按乳頭下之肋間,循肋隙向外移,直對腋窩取之。乳頭旁一寸是天池,二寸是天谿,三寸是輒筋,正對腋中是淵腋。

(5).仰臥或側臥,在側胸部,舉臂,當腋中線上,腋下3寸,第四肋間隙中。

主治:

惡寒發燒、肋間神經痛、腋下腫、胸滿、嘔吐吞酸、喘息。

23.輒筋

位置:

(1).在淵腋前一寸,約平乳頭。

(2).在於從淵腋穴往乳頭方向延伸1寸處。

(3).在腋下三寸,即淵腋前一寸,乳頭旁開三寸處。

(4).淵腋前行一寸,當第四、第五肋之間,橫直蔽骨旁七寸五分。

(5).仰臥或側臥,在側胸部,淵腋前1寸,平乳頭第四肋間隙中。

主治:

胃口難受、呼吸困難、腋腫、胸滿脇痛、嘔吐、吞酸、喘息。

24.日月

位置:

(1).在乳頭下方第七、第八肋軟骨間,期門直下一肋間。

(2).位於期門穴正下方5分處。

(3).在腰中,挾脊第七肋下。

(4).仰臥,從乳頭往下取二肋端是期門穴。從期門穴再下五分,即是本穴。

(5).仰臥,在上腹部,當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主治:

膽囊膽道疾病、肋間神經痛、橫膈膜痙攣、脇肋疼痛、呃逆、嘔吐、吞酸、黃疸。

25.京門

位置:

(1).在側腰部,約當第十二肋骨游離端下際。

(2).位於第12肋間前端下緣。

(3).在腰中,挾脊第十二季肋骨端。

(4).側臥屈上足,舉臂按取十二肋骨之端,臍上五分,旁開九寸半。

(5).側臥,在側腰部,章門後1.8寸,當第十二肋骨游離端的下方。

主治:

腹痛、腹瀉、肋間神經痛、下腹神經痛、腰痛、脇痛、腹脹、小便不利、水腫。

26.帶脈

位置:

(1).在第十一肋端(章門-13)直下,與臍相平處。

(2).在章門穴下方18分處,位於側腹部第11肋骨前端下緣與上前腸骨棘上緣的中央。

(3).在第十一肋骨端下方一寸八分,平臍上二分,兩旁各七寸半。

(4).側臥,在章門下一寸八分,臍上二分,兩旁各七寸半取之。或云本穴在章門之下,內與臍平。

(5).側臥,在側腹部,章門下18分,當第十一肋游離端下方垂線與臍水平線的交點上。

主治:

腹腰神經痛、白帶、婦人少腹經痛、月水不通、腰脇痛、經閉、月經不調、疝氣。

27.五樞

位置:

(1).在腹側,髂前上棘前方,約平臍下三寸處。

(2).位於帶脈穴下方3寸,上前腸骨棘的內下方。

(3).在腸骨際,帶脈下三寸,水道旁開五寸五分。

(4).側臥,帶脈下稍向內斜三寸,水道旁五寸五分。是當身側骻骨(腸骨)上際取之,章門穴下四寸八分。

(5).側臥,在側腹部,當髂前上棘的前方,橫平臍下3寸處。

主治:

腰痛、腹痛、鼠蹊部痛、少腹痛、陰挺、疝氣、帶下、月經不調、便祕。

28.維道

位置:

(1).在髂前上棘之前下方,五樞前下五分。

(2).位於五樞穴下方5分處。

(3).在章門之下五寸三分,五樞下五分。

(4).章門下五寸三分,腸骨前上棘前方部,是當骻骨稍前上際,五樞斜下五分。

(5).側臥,在側腹部,當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樞前下0.5寸。

主治:

鼠蹊部疼痛、嘔氣、食慾不振、少腹痛、腰骻痛、陰挺、帶下、月經不調、疝氣。

29.居髎

位置:

(1).側臥,髂前上棘與大轉子連線之中點。

(2).位於維道穴內下方3寸,上前腸骨棘前緣的下方,在上前腸骨棘與大腿骨大轉子的中央。

(3).在腸骨之下陷中,章門下八寸三分,維道下三寸。

(4).腸骨之下陷中,橫直環跳三寸稍高些,當大臀肌停止部前緣。即維道下三寸,再往外五分處。

(5).側臥,在髖部,當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最凸點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

腰痛、股關節痛、下肢痿痹、疝氣。

30.環跳

位置:

(1).在股骨大轉子與骶管裂孔(腰俞-2)的連線上,中1/3與外1/3交點,側臥屈股取穴。

(2).在股關節橫紋的外端,大轉子前上部的凹陷處。

(3).在大腿骨髀樞中。

(4).側臥伸下足、屈上足取之,抬其足,足跟到處是穴。或並兩足而立,腰下部有凹陷處是穴。據余之經驗,令伏臥,兩手按取尾骨與股骨外側隆起部,二者取線之中間點以手按之,有孔甚大是穴。

(5).俯臥或側臥,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

主治:

坐骨神經痛、股關節痛、腰痛、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遍身風疹。

31.風市

位置:

(1).在大腿外側中線上,膕橫紋上七寸,直立垂手時約當中指尖所點處。

(2).位於大腿外側,膝上7寸,兩筋之間。

(3).在大腿外側正中線,膝上七寸兩筋間。

(4).身軀直立,直垂兩手著腿,當中指盡處陷中是穴。

(5).俯臥或側臥,在大腿外側部的中線上,當膕橫紋上7寸。或直立垂手時,中指尖所點處。

主治

下腿外側的疼痛麻木、半身麻痺、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遍身搔癢、腳氣。

32.中瀆

位置:

(1).在大腿外側中線上,膕橫紋上五寸,當股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

(2).從膝窩橫紋的外端向環跳穴延伸5寸處。

(3).大腿外側正中線,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

(4).屈膝,膕橫紋端直上五寸,風市下二寸,與環跳成一直線,當股外側兩筋間。

(5).俯臥或仰臥,在大腿外側,當風市下2寸或膕橫紋上5寸,股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痺麻木、下腹痛、外側大腿皮神經障礙、半身不遂。

33.膝陽關

位置:

(1).屈膝在陽陵泉上三寸,於膝關節外側筋骨之間取之。

(2).從陽陵泉穴往環跳穴的方向延伸3寸,在大腿骨外側上髁的上緣。

(3).在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陷中。

(4).膝關節外側,屈膝橫紋端。取穴時,先於屈膝橫紋端點墨作記再伸足,當筋骨之間是穴。

(5).仰臥、俯臥或側臥,在膝外側,當陽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

主治:

膝關節痛、大腿外側疼痛、膝髕腫痛、膕筋攣急、小腿麻木。

34.陽陵泉

位置:

(1).在腓骨小頭之前下方凹陷處。

(2).在腓骨頭的前下緣。

(3).在下腿外側,膝下1寸,脛骨之後,腓骨之前凹陷中。

(4).正坐,屈膝垂足,當膝下一寸,旁約二寸五分,腓骨上端隆起之微前方凹陷中。

(5).仰臥或側臥,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主治:

胃酸過多、肝膽系統疾病、膝腫痛、下肢痿痺麻木、脇肋痛、半身不遂、嘔吐、黃疸、小兒驚風。

35.陽交

位置:

(1).在外踝高點上七寸,腓骨後緣,當外踝與陽陵泉之間,與外丘、飛揚相平。

(2).從外踝往陽陵泉的方向延伸7寸處,在腓骨後緣,與外丘的高度相等。

(3).足外踝上七寸斜向後,分肉之間,外丘之後。

(4).正坐垂足,從外踝循腓骨前廉上量七寸,以手切之當腓骨之後緣。昆侖直上,前與本經之外丘、膀胱經之飛揚,三穴平衡一直。

(5).側臥或仰臥,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

主治:

腓腹肌運動障礙、胸口鬱悶、腓骨神經痛、膝脛痛、下肢痿痹、胸脇痛、癲狂、驚悸。

36.外丘

位置:

(1).外踝高點上七寸,腓骨前緣。

(2).位於陽交穴的後方5分處,隔著一條筋,在腓骨頭上緣與外踝頂點的中央。

(3).在足踝()上七寸,陽交之前。

(4).正坐垂足,從外踝循腓骨後廉上量七寸,以手切之在腓骨之前緣,與陽交相平,並隔腓骨一條。

(5).側臥或仰臥,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緣,平陽交。

主治:

坐骨神經痛、頸部僵硬、側胸痛、帕金森氏症、半身麻痺、腳氣、瘰癧。

37.光明

位置:

(1).在外踝高點直上五寸,當腓骨前緣。

(2).從外踝往陽陵泉的方向延伸5寸處,在腓骨頭上緣與外踝頂點之間,從外踝頂點算起1/3處。

(3).足外踝上五寸,外丘直下二寸。

(4).正坐垂足,從外踝上量五寸,當腓骨前緣,外丘下二寸,與內踝上五寸之處的蠡溝穴內外相對。

(5).側臥或仰臥,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緣。

主治:

眼疾病、坐骨神經痛、下肢運動麻痺、夜盲、乳脹痛。

38.陽輔

位置:

(1).在外踝高點上四寸,微向前,當腓骨前緣,足長伸肌與腓骨短肌之間。

(2).從外踝上方向4寸,再往前延伸3分的地方。

(3).在足外踝上四寸,腓脛兩骨間,腓骨前緣。

(4).從足外踝上緣上量四寸,微前一、二分,當腓骨之前緣。即絕骨上一寸,光明下一寸。

(5).側臥或仰臥,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方。

主治:

腳關節痛、腳背痛、頭痛、腹痛、腳氣、下肢外側痛、胸脇痛、偏頭痛、目外眦痛、足脛攣痛、高血壓。

39.懸鐘(又名絕骨)

位置:

(1).在外踝高點上三寸,當腓骨後緣與腓骨長短肌腱之間凹陷處。

(2).位於從外踝上緣往陽陵泉穴的方向延伸3寸處。

(3).在足外踝上三寸,腓骨前緣,尖骨之端。

(4).正坐垂足,從足外踝直上三寸,摸到尖骨端,穴在前凹陷中。即腓骨之前緣,針中穴位會麻至足尖。

(5).側臥或仰臥,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主治:

足脛攣痛、腫擰了筋、腳關節痛、高血壓症、動脈硬化症、頸項強痛、胸脇疼痛、半身不遂。

40.丘墟

位置:

(1).在外踝前下緣,當趾長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2).足外踝前下方之凹陷中,去臨泣三寸。

(3).沿第四趾直上,外踝前橫紋陷中。將足抬起,則橫紋出現,穴位在橫紋上。此穴與解谿穴旁隔一條筋。

(4).位於外踝的前下方,腳向外轉,最凹陷處。

(5).仰臥,在足外踝的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主治:

腳關節痛、關節風濕痛、胸脇脹痛、頸肌緊張、外踝腫痛、下肢痿痹、目赤腫痛、瘧疾。

41.足臨泣

位置:

(1).在第四、五跖骨結合部前方的凹陷中,當小趾伸肌腱的外側。

(2).位於第4、第5中骨後端接合部之前的凹陷處。

(3).在足背第四趾外側,本節後陷中,去俠谿一寸五分。

(4).臥位或正坐垂足,在第四、第五蹠骨接合處之前陷中。丘墟下三寸,地五會後五分,俠谿上一寸五分,按之痠脹。

(5).仰臥,在足背外側,當足四趾本節(第四跖趾關節)的後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中。

主治:

膽石症、腳背痛、膽經的疼痛、腰痛、腳關節扭傷、足跗腫痛、偏頭痛、目痛、乳癰、瘰癧、瘧疾。

42.地五會

位置:

(1).在足第四、五跖骨間,當小趾伸肌腱的內緣。

(2).位於第4中足趾節關節的後外側凹陷部位。

(3).在足背第四趾外側本節後陷中,去俠谿一寸。

(4).正坐垂足或臥姿,第四、五蹠骨之間,第四趾外側本節後陷中,俠谿上一寸,臨泣下五分,按之痠楚極了。

(5).仰臥,在足背外側,當足四趾本節(第四跖趾關節)的後方,第四、第五跖骨之間,小趾伸肌側緣。

主治:

耳痛、眼痛、腳背痛、足跗腫痛、頭痛、目赤痛、耳鳴、耳聾、脇痛、乳癰。

43.俠谿

位置:

(1).在第四、五趾縫間,趾蹼緣之上方。

(2).位於第4中足趾關節的前外側。

(3).在足第四趾外側本節前陷中,去第四、五趾縫約五分。

(4).仰臥或正坐垂足,當第四、第五趾縫間,距離縫約五分許。

(5).仰臥,在足背外側,當第四、五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

目眩、腳背水腫、足跗腫痛、胸脇痛、頭痛、耳鳴、耳聾、目痛、眩暈、熱病。

44.足竅陰

位置:

(1).在第四趾外側,趾甲角後一分許。

(2).位於第4趾趾甲根外側,距離趾甲角1分處。

(3).在足第四趾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

(4).第四趾外側,爪甲根部,去爪甲約一分許。

(5).仰臥,在足第四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處

主治:

側頭痛、暈眩、腳關節扭傷腫脹、目赤腫痛、耳鳴、耳聾、喉痺、脇痛、熱病、多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