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醫學知識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夏日飲食須防火.jpg

  夏日艷陽高照,人仿佛置身于火爐之中。如果不注意飲食,人很容易"上火"上火是中醫的理論,中醫的解釋是五行不調,導致虛火旺盛,邪火外露。西醫的理論是說人體的酸醎平衡失調,使人體呈酸性(正常人體是弱醎性,PH值在7,3左右)。中醫認為,在每一個人的體內,都有一種看不見的"",它能產生溫暖和力量,提供生命的進程。為此,中醫稱這種"""命門之火""命門之火"蘊藏著巨大的力量,為人體的生命提供長久持恒的動力。在正常情況下,"命門之火"藏而不露,動而不散,但如果失去制約,火就會浮炎于上,表現出病症,統稱"上火'

  火分外火和內火。外火來自于外界高熱的氣溫。預防的措施是盡量避烈日的直接照射,外出或工作時戴好遮陽帽,同時要保持室內環境安靜衛生,注意通風降溫,以防外火內侵。內火來自于人體內部,即人體陰陽失衡而出現的內熱症。

內火在中醫學上分為以下幾種。

1、心火

中醫學裡有"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之說(五行的觀點),故[金匱要略]"夏不食心"的說法。心分虛實,虛火主要表現低熱,盜汗,心悸,心煩,失眠,健忘,口乾,舌尖紅,有虛火的人可常喝點蓮子大米粥,百合,銀耳,玉竹煮的甜湯,這些食物具有清心養陰的作用,即能有火去火,又可用於預防上火;或用生地,麥門冬泡茶喝,也有很好的效果,實火則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乾,小便短赤,舌尖生紅,有實火可常喝竹葉,甘草,燈心草,生地,麥冬煮成的茶飲,這些東西都具有清心瀉火的作用,嚴重時可用導赤散或牛黃清胃丸降火。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章  經穴特異性概述

第一節 經穴特異性的概念

一、經穴特異性的概念

經穴是屬於十四經的腧穴,是針灸治病的主要刺激點。經穴特異性是指這些穴位在形態結構、生物物理性、病理反應、治療效應反應上,與非經穴點或其他經穴比較,具有相對的特異性。中醫針灸學認為,每個經穴都有自己相對特異的主治病證,即經穴治療效應具有相對特異性,它是經穴特異性研究的核心與重點。具體內容包括,不同經脈經穴治療效應特異性;相同經脈不同經穴治療效應特異性;經穴較之非穴治療效應特異性。

(一)、不同經脈經穴治療效應特異性

不同經脈經穴的治療效應特異性,是指歸屬於十四經不同經脈的經穴治療效應上,具有不同的特點。腧穴歸經是十四經穴主治作用的基礎,凡是屬於同一經脈的腧穴,其主治效應均有共同之處,同時與其他經脈經穴的主治效應又有不同,即“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由於經脈循行路線的不同,聯繫的臟腑、組織、器官不同,各經經穴所擅長治療的疾病也各有不同。大量研究證實,本經穴位對其相應所屬臟腑、組織、器官的影響,較異經穴位更加明顯。如肺經的腧穴更擅長治療呼吸系統疾病;肝經和膽經的腧穴更擅長治療肝膽系統的疾病;腎經的腧穴擅長調節免疫及促進泌尿功能;心包經的內關擅長調整心律,改善心血管功能;任脈的關元擅長治療尿瀦留;督脈的水溝擅長醒腦開竅等。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針灸臨床治療是針灸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在熟悉掌握經絡穴理論和刺灸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針灸治療疾病的具體應用,分為治療總論和治療各論兩個方面。治療總論主要介紹針灸的治療作用、治療原則、臨床常用的辨證方法、配穴處方及特定穴的應用等內容;治療各論介紹常見病症的針灸治療方法。

治療總論

1、針灸治療疾病,是以中醫基礎論為指導,運用針灸的方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辨證論治。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臨床證候表現雖然錯綜複雜,但究其原因則不外乎人體陰陽失去相對平衡,主要反映在人體臟腑經絡功能的失調。

針灸治療,就是根據陰陽、臟腑、經絡學說,運用“四診”診察疾病以獲取病情資料進行辨證,以明確疾病的病因病機、所在部位、病證性質和病情的標本緩急。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依方施術。或針或灸,或針灸並用;或補或瀉,或補瀉兼施。以通其經脈,調其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2、在學習了經絡、穴、刺灸法等基本知識和技術後,我們就要培養運用針灸方法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針灸治療正是上述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旨在闡發針灸治病的基本規律。因此,學好針灸治療是步入臨床的重要環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針灸治療作用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藥學  

六、中藥的配伍

(1)中藥的配伍的概念和意義

1.配伍的概念:是指根據病情的需要和藥物的不同特㸃,有選擇地將兩種以上的藥物組合在一起應用。

2.配伍的意義:從中藥的發展史來看,在醫藥萌芽時期治療疾病一般都是採用單味葯物的形式,後來由於葯物品種日益增多,葯性特㸃不斷明確,對疾病的認識逐漸深化,由於疾病可表現為數病相兼,或表裏同病,或虛實互見,或寒熱錯雜的複雜病情,因而用藥也就由簡到繁,出現了多種藥物配合應用的方法,並逐漸形成配伍用藥的規律,從而既照顧到複雜病情,又增進了療效,減少了毒副作用,因此,掌握中藥配伍規律對指導臨床用藥意義重大。

(2)中藥配的的內容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藥學  

藥性理論

  中藥的性能又稱藥性,是指中藥具有的若干特性,又稱為中藥的偏性。其主要內容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沈、歸經、毒性。

 

細目一:四氣

1.結合有代表性的藥物認識四氣的確定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