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經絡穴位教導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郄穴的應用

郄(ㄒㄧˋ),通隙字,空隙。

  郄穴是經脈之氣深聚部位的腧穴。十二經脈各有一個郄穴,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也各有一個郄穴,共計16個郄穴。臨床上郄穴用於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病痛。根據古代文獻紀載,陰經郄穴多治血證,陽經郄穴多治急性痛證。如治療肺病咳血,可選肺經郄穴孔最;治療急性胃脘疼痛,可選胃經郄穴梁丘等。郄穴除單獨使用外,常與八會穴配合使用,故有「郄會配穴」之稱。如孔最配血會隔俞治療肺病咳血效果尤佳,梁丘配腑會中脘治療急性胃脘痛療效更顯等。

各經郄穴見下表。

經脈

郄穴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章  解剖

第一節  人體體表標誌(經絡腧穴的表面解剖)

一、人體常用方位術語

以身體直立,兩眼向正前方平視,兩腳跟靠攏,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於軀幹兩側,手掌向前,此為人體標準解剖姿勢。並以上述姿勢為依據,定出一些常人體位的術語。

1、上和下  近頭的為上或顱側,近足的為下或尾側。

2、前和後  近腹側的為前或腹側,近背側的為後或背側。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定穴是十四經穴中有某種特殊治療作用,並有特定稱號概括的一類腧穴的總稱。包括五輸穴、原穴、絡穴、背俞穴、募穴、八會穴、八脈交會穴、郄穴、下合穴、交會穴等。由於這類腧穴的分布和作用的不同,故其臨証具有特殊的應用方法。

 

一、五輸穴的應用

五輸穴是指十二經穴分布於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五類腧穴的簡稱。這些腧穴均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的部位,其分布特點是以四肢末端依次按井、滎、輸、經、合的次序向肘膝部排列,每經五穴,十二經共有六十穴。五輸穴分五行配屬,在五行屬性上陰經與陽經各不相同。見表1、表2

陰經五輸穴表1.jpg

五輸穴是十二經脈之氣出入之所,具有治療十二經脈、五臟六腑病變的作用。臨床上一是按五輸穴主病應用,《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載:〝病在腑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在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載:〝滎輸治外經,合治內腑。〞《難經,六十八難》更說:〝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咳喘寒熱,合主逆氣而泄。〞二是配屬五行而用,十二經五輸穴都具有五行屬性,根據五行之間存在“生我”、“我生”的母子關係,結合臟腑的五行關係。《難經》提出了〝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選取適當五輸穴治療疾病的方法,具體可分為本經補母瀉子法和異經補母瀉子法。如肝經屬木,肝實証瀉行間,行間為滎火穴,實則瀉其子。肝虛証補曲泉,曲泉為合水穴,虛則補其母。胃經屬陽土,胃實証瀉厲兌,厲兌為井金穴,實則瀉其子。胃虛症補解溪,解溪為經火穴,虛則補其母。這是本經的補母瀉子法。又如肝實証還可瀉心經(陰火經)滎穴少府,肝虛証補腎經(陰水經)合穴陰谷。胃實証還可瀉大腸經(陽金經)井穴商陽,胃虛症補小腸經(陽火經)經穴陽谷。這是異經補母瀉子法。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頭頸部穴

1四神聰

位置:在頭頂部,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共四穴。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健忘、癲癇、偏癱、中風。

 

2印堂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脈循行:

任脈(1)起於小腹內,下出於會陰部,(2)向前進入陰毛部,(3)沿著腹內,經過關元(4)等穴,(5)再上行環繞口唇,(6)經過面部,(7)進入目眶下(承泣-1)


二、【內經原文】

《素問‧骨空論》:任脈者,(1)起于中極之下,(2)以上毛際,(3)循腹里,(4)上關元,(5)至咽喉,(6)上頤,(7)循面,(8)入目。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脈循行:

督脈(1)起於小腹內,下出於會陰部,(2)向後行於脊柱的內部,(3)上達項後風府,進入腦內,(4)上行頭頂,(5)沿前額下行至鼻柱。

二、【內經原文】

1.起於下極之腧2.並入脊裡3.上至風府,入腦4.上巔5.循額至鼻柱

三、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頭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脈循行:

足厥陰肝經(1)起於足趾上毫毛部,(2)沿著足跗部向上,(3)經過距離內踝前一寸處,(4)向上至內踝上八寸處,交出於足太陰經的後方,(5)上行膝內側,(6)沿著股部內側,(7)進入陰毛中,(8)繞過陰部,(9)上達小腹,(10)挾著胃旁,屬於肝臟,聯絡膽。(11)向上通過橫膈,(12)分佈於脇肋,(13)沿著喉嚨的後面,(14)向上進入鼻咽部,(15)連接於“目系”,(16)向上出於前額,(17)與督脈會合於巔頂。

(18)“目系”的支脈:下行頰裏,(19)環繞唇內。

(20)肝部支脈:從肝分出,(21)通過橫膈,(22)向上流注於肺,連接於手太陰肺經。

二、【內經原文】

《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1.起於大趾從毛之際2.上循足跗上廉3.去內踝一寸4.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5.上膕內廉6.循股陰7.入毛中8.過陰器9.抵小腹10.挾胃屬肝絡膽11.上貫膈12.布脅肋13.循喉嚨之後14.上入頏顙15.連目系16.上出額17.與督脈會於巔18.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19.環唇內20.其支者,復從肝21.別貫膈22.上注肺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脈循行:

足少陽膽經(1)起於目外眦(瞳子髎-1),(2)向上到達額部(頷厭-4),(3)下行至耳後(風池-20),(4)沿著頭頸部行於手少陽經的前面,到肩上退回交出於手少陽經的後面,(5)向下進入缺盆部;

(6)耳部的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7)出來經過耳前,(8)到目外眦的後方;

(9)外眦部的支脈:從目外眦處分出,(10)下走大迎(胃5),(11)與手少陽經會合於目眶下,(12)下經頰車(胃6),(13)至頸部與前入缺盆的脈相會合,(14)然後進入胸中,通過橫膈,(15)聯絡肝臟,(16)屬於膽,(17)沿著肋內,(18)出於少腹側的腹股溝動脈部,(19)經過外陰部毛際,(20)橫入髖關節部(環跳-30);

(21)缺盆部直行的脈:下走腋窩前,(22)沿著側胸部,(23)經過季脇,(24)與前入髖關節的脈會合,(25)再向下沿著大腿的外側,(26)出於膝部外側,(27)向下經腓骨前面,(28)直下到達腓骨下段(懸鐘-39),(29)再下出於外踝的前面,沿著足跗部,(30)進入足第四趾外側端(足竅陰-44);

(31)足跗部支脈:從足臨泣(膽41)處分出,沿著第一、二跖骨之間,出於足拇趾末端,穿過趾甲,到達趾甲的毫毛部(大敦-1),與足厥陰肝經相連接。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脈循行:

  手少陽三焦經(1).起于無名指末端(關沖─三焦1);(2).向上出於第四、五掌骨間;(3).沿著腕背;(4).出於前臂外側橈骨和尺骨之間;(5).向上通過肘尖;(6).沿上臂外側;(7).上達肩部;(8).交出足少陽經的後面;(9).向前進入缺盆部;(10).分佈於胸中,聯絡心包;(11).向下通過橫膈,從胸至腹,屬上、中、下三焦;(12).胸中支脈:從胸直上;(13).出於缺盆;(14).上走項部;(15).沿耳後直上;(16).出於耳上方;(17).再彎下走向頰部,到達眼眶下;(18).耳部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走耳前,與前脈交於面頰部;(19).到達目外眦(絲竹空─三焦23),與足少陽經相接。

附註:三焦下合於委陽(膀胱39)

二、【內經原文】

  《靈樞·經脈》:1.起於小指次指之端2.上出兩指之間3.循手表腕4.出臂外兩骨之間5.上貫肘6.循臑外7.上肩8.而交出足少陽之後9.入缺盆10.布膻中,散絡心包11.下膈,循屬三焦12.其支者,從膻中13.上出缺盆14.上項15.系耳後直上16.出耳上角17.以屈下頰至額18.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19.至目銳眦。

三、主治概要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脈循行:

 

手厥陰心包經(1).起於胸中,出來屬於心包絡;(2).向下通過橫膈;(3).從胸至腹依次聯絡上、中、下三焦;(4).胸部支脈:沿著胸中;(5).出於脇部,至腋縫下三寸處(天池,心包1);(6).上行抵腋窩;(7).沿著上臂內側,行於手太陰經和手少陰經之間;(8).進入肘窩中;(9).向下行於前臂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的中間;(10).進入掌內;(11).沿著中指到指端(中沖,心包9);(12).掌中支脈:從勞宮(心包8)分出,沿著無名指端(關沖,三焦1),與手少陽三焦經相連接

 

二、內經原文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脈循行:

足少陰腎經(1)起於足少趾下,斜向足心(湧泉─腎1)(2)出於舟骨粗隆下(3)沿內踝後(4)進入足跟(5)再向上行於小腿內側(6)膕窩的內側(7)上向股部內側後緣(8)通向脊柱(長強─督1)屬於腎(9)絡膀胱(10)腎臟部直行的脈;(11)從腎向上通過肝和橫膈(12)進入肺中(13)沿著喉嚨(14)挾於舌根部;(15)肺部支脈:從肺部出來,聯絡心臟,流注於胸中,與手厥陰經相連接。

二、【內經原文】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1.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2.出于然谷之下3.循內踝之後4.別入跟中5.以上踹(按:踹應作腨)內6.出膕內廉7.上股內後廉8.貫脊屬腎9.絡膀胱10.其直者:從腎11.上貫肝膈12.入肺中13.循喉嚨14.挾舌本15.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三、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婦科、前陰病、腎、肺、咽喉等病症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脈循行:

足太陽膀胱經(1)起於目內眦(睛明1);(2)上額;(3)交會於頭頂(百會-督20);

(4)頭頂部支脈:從頭頂到顳顬(ㄖㄨˊ)部;

(5)頭頂部直行的脈:從頭頂入裡聯絡於腦;(6)回出分開下行項後;(7)沿著肩胛內側挟著脊柱;(8)到達腰部;(9)從脊旁肌肉進入內腔;(10)聯絡腎臟;(11)屬於膀胱。

(12)腰部支脈:向下通過臀部;(13)進入膕窩中;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脈循行:

手太陽小腸經(1).起於手小指外側緣(少澤─小腸1);(2).沿著手背外側至腕部,出於尺骨莖突;(3).直上沿著前臂後緣,經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4).沿上臂外側後緣;(5). 出於肩關節;(6). 繞行肩胛部;(7).交會於肩上督脈大椎穴(督14);(8).向下進入缺盆部;(9).聯絡心臟;(10).沿著食管;(11).通過橫膈;(12).到達胃部;(13).屬於小腸;(14).缺盆部支脈;(15).沿著頸部;(16).上達面頰;(17).至目外眦;(18).轉入耳中(聽宮─小腸19);(19).頰部支脈:上行目眶下(顴髎─小腸18),抵於鼻旁;(20).至目內眦(睛明─膀胱1)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連接。

二、【內經原文】

《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眦,卻入耳中。
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眦(斜絡於顴)。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脈循行:

手少陰心經(1).起於心中,出屬於“心系”(指心與其他臟腑相連繫之脈);(2).通過橫膈,聯絡小腸;(3).“心系”向上的脈;(4).挾著食管上行;(5). 連繫於“目系”(指眼球的連繫組織);(6). “心繫“直行的脈:上行於肺部,再向下出於腋窩部(極泉─心1);(7).沿著上臂內側後緣,行於手太陰經和手厥陰經的後面;(8).到達肘窩,沿前臂內側後緣;(9).至掌後腕豆骨部;(10).進入掌內;(11).沿小指內側至末端(少沖─心9),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連接。

二、【內經原文】

《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①,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②。
其直者:複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緣,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緣,抵掌後銳骨③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脈循行:

 

足太陰脾經(1)起於足大趾末端;(2)沿著大趾內側赤白肉際;(3)上行至內踝前面;(4)再上小腿內側;(5)沿著脛骨後面;(6)交出足厥陰經的前面;(7)經膝,股內側前緣;(8)進入腹部;(9)屬於脾臟,聯絡胃;(10)通過橫膈上行;(11)挟食管旁;(12)連系舌根,分散於舌下;(13)胃部支脈:向上再通過橫膈;(14)流注于心中,與手少陰經相連接。

 

二、【內經原文】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脈循行:

 

  足陽明胃經(1)起於鼻翼之側(迎香_大腸20),上行到鼻根部;(2)與旁側足太陽經交會(睛明_膀胱經1);(3)向下沿著鼻的外側(承泣_胃1);(4)進入上齒齦內;(5)回出環繞口唇;(6)向下交會於頦(ㄏㄞˊ)唇溝承漿(任脈24)處;(7)再向後沿著口腮後下方,出於下颌(ㄏㄜˊ)大迎(胃5)處;(8)沿著下颌角頰車(胃60);(9)上行耳前經過足少陽膽經上關(膽3);(10)沿著髮際;(11)到前額;(12)面部支脈:從大迎(胃5)前下走入人迎(胃9);(13)沿著喉嚨進入缺盆部;(14)向下通過橫膈;(15)屬於胃,聯絡脾臟。

 

(16)缺盆直行的脈經乳頭;(17)向下挟臍旁,進入位於少腹之側的氣衝(胃30)。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循行圖:

手陽明大腸經循行圖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太陰肺經循行圖  

 

  手太陰肺經(1).起於中焦,向下聯絡大腸;(2).回繞過來沿著胃的上口;(3).通過橫膈;(4).入屬肺臟;(5).從〝肺系〞(指肺與喉嚨連繫的部位)橫行出來(中府_肺1);(6).向下沿上臂內側,行於手少陰經和手厥陰經的前面;(7).向下到肘窩中;(8).沿著前臂內側,到腕後橈骨莖突的內側緣;(9).進入寸口;(10).經過魚際;(11).沿著魚際的邊緣;(12).出拇指內側端(少商_肺11);(13).手腕後支脈:從列缺(肺7)處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內側端(商陽_大腸1),與手陽明大腸經相連接。

  內經:手太陰之脈(I)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II)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穴位圖: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腧”與“俞”“輸”義通,有轉輸的含義;“穴”是孔隙的含義。在歷代的文獻中,腧穴有“砭灸處”“節”“會”“骨空”“氣穴”“氣府”“孔穴”“穴通”“穴位”等不同名稱。《素問‧氣府論》解釋腧穴是〝脈氣所發〞;《靈樞‧九針十二原》在論述腧穴時說:「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靈樞‧小針解》進一步解釋說:「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這些論述說明了經絡與腧穴的密切關係,即腧穴不是孤立於體表的點,而是與體內臟腑組織器官有一定的內在聯繫,並互相輸通的特殊部位。經絡腧穴與臟腑相關,內外相應,這樣就使腧穴←→經絡←→臟腑間相互聯繫,內通外達。臟腑病症可以通過經絡反映到體表腧穴施以刮痧針灸,也能通過經絡作用於臟腑。腧穴是針灸刮痧等施術的部位,故欲將針灸刮痧治療得當,就必須要掌握好腧穴的定位、歸經、主治等基本知識。

 

一、腧穴發展與分類

  腧穴是人們與疾病鬥爭過程中陸續發現的,它的發展經歷了不斷提高、完善的漫長過程。最初人們以病痛之處作為“砭灸處”;即以痛為輸,隨著對體表施術部位及其治療作用的長期臨床觀察、認識逐步深入,才陸續為腧穴定位、定名,逐步形成了有固定名稱、明確部位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理論。以後通過歷代醫家的整理、考訂,又以經脈為主線對腧穴進行系統歸類。如《內經》以有名有位、有位無名、以痛為輸等形式載述腧穴,並對部分腧穴進行了初步分類,如各經的“脈氣所發”、五輸穴、絡穴、背俞穴、募穴、交會穴等,雖不完整但反映了腧穴理論的早期面貌。魏晉年間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對腧穴作了全面理論和整理,為後世腧穴的發展;特別是腧穴歸經奠定了基礎。唐朝貞觀年間,甄權等人考證明堂孔穴;孫思邈彩繪“明堂三人圖”。北宋王惟一重新考訂黃帝明堂,厘正腧穴定位,編撰《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鑄造針灸銅人。元代滑壽的《十四經發揮》對經脈循行和腧穴的聯繫進行了詳細考訂,將任、督脈與十二經脈相提並論,合稱〝十四經〞,並將腧穴按氣血流注進行排列。清代名醫李學川的《針灸逢源》將十四經穴數目定為361穴,一直沿用至今。

  人體的腧穴很多,一般分為十四經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十四經穴是指歸屬於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的腧穴,它們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又簡稱〝經穴〞。經外奇穴是指既有明確位置,多有固定穴名,但尚未歸入十四經系統中的經驗有效穴。有稱〝奇穴〞〝經外穴〞。阿是穴是指以病痛的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作為刮痧部位,隨病而定沒有固定位置和具體穴名的一類腧穴。其它反應點等其稱謂始見於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裏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或痛處,即云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也〞。又稱“不定穴”“天應穴”等,溯本求源乃始自《內經》所言的〝以痛為輸〞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經絡的作用

(1)、聯繫內外,網絡全身

  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雖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聯繫,使機體內外上下保持著協調統一,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相互聯繫有機配合,主要是依靠經絡系統的連繫溝通作用來實現的。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縱橫交錯、入裡出表、通達上下,從而使人體的各臟腑組織器官有機地聯繫起來,如《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

(2)、運行氣血,協調陰陽

  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必須依賴經絡的傳注才能輸布周身,以溫養濡潤全身臟腑組織器官,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靈樞‧本藏》說:「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這就指明了經絡具有運行氣血、協調陰陽和濡養全身的作用。

(3)、抵禦病邪,反映病症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