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腧”與“俞”“輸”義通,有轉輸的含義;“穴”是孔隙的含義。在歷代的文獻中,腧穴有“砭灸處”“節”“會”“骨空”“氣穴”“氣府”“孔穴”“穴通”“穴位”等不同名稱。《素問‧氣府論》解釋腧穴是〝脈氣所發〞;《靈樞‧九針十二原》在論述腧穴時說:「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靈樞‧小針解》進一步解釋說:「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這些論述說明了經絡與腧穴的密切關係,即腧穴不是孤立於體表的點,而是與體內臟腑組織器官有一定的內在聯繫,並互相輸通的特殊部位。經絡腧穴與臟腑相關,內外相應,這樣就使腧穴←→經絡←→臟腑間相互聯繫,內通外達。臟腑病症可以通過經絡反映到體表腧穴施以刮痧針灸,也能通過經絡作用於臟腑。腧穴是針灸刮痧等施術的部位,故欲將針灸刮痧治療得當,就必須要掌握好腧穴的定位、歸經、主治等基本知識。

 

一、腧穴發展與分類

  腧穴是人們與疾病鬥爭過程中陸續發現的,它的發展經歷了不斷提高、完善的漫長過程。最初人們以病痛之處作為“砭灸處”;即以痛為輸,隨著對體表施術部位及其治療作用的長期臨床觀察、認識逐步深入,才陸續為腧穴定位、定名,逐步形成了有固定名稱、明確部位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理論。以後通過歷代醫家的整理、考訂,又以經脈為主線對腧穴進行系統歸類。如《內經》以有名有位、有位無名、以痛為輸等形式載述腧穴,並對部分腧穴進行了初步分類,如各經的“脈氣所發”、五輸穴、絡穴、背俞穴、募穴、交會穴等,雖不完整但反映了腧穴理論的早期面貌。魏晉年間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對腧穴作了全面理論和整理,為後世腧穴的發展;特別是腧穴歸經奠定了基礎。唐朝貞觀年間,甄權等人考證明堂孔穴;孫思邈彩繪“明堂三人圖”。北宋王惟一重新考訂黃帝明堂,厘正腧穴定位,編撰《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鑄造針灸銅人。元代滑壽的《十四經發揮》對經脈循行和腧穴的聯繫進行了詳細考訂,將任、督脈與十二經脈相提並論,合稱〝十四經〞,並將腧穴按氣血流注進行排列。清代名醫李學川的《針灸逢源》將十四經穴數目定為361穴,一直沿用至今。

  人體的腧穴很多,一般分為十四經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十四經穴是指歸屬於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的腧穴,它們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又簡稱〝經穴〞。經外奇穴是指既有明確位置,多有固定穴名,但尚未歸入十四經系統中的經驗有效穴。有稱〝奇穴〞〝經外穴〞。阿是穴是指以病痛的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作為刮痧部位,隨病而定沒有固定位置和具體穴名的一類腧穴。其它反應點等其稱謂始見於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裏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或痛處,即云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也〞。又稱“不定穴”“天應穴”等,溯本求源乃始自《內經》所言的〝以痛為輸〞

 

二、腧穴命名

  腧穴之名始見《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氣穴所發,各有處名」,腧穴命名是古人對腧穴定位以及治療作用等深刻認識的反映,所以唐代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凡諸孔穴,名不徙設,皆有深意〞。

  腧穴命名是古人以其部位及作用為基礎,結合自然界多種事物及醫學理論等,採用比擬、象形和會意的方法而制定的。

  比擬法;是用某些相類似的事物來比擬所要命名的腧穴。如有的腧穴分布在肢體的凸出部位附近,比擬為山、陵、丘、墟;有的腧穴分布在肢體的凹陷部位或說明腧穴的氣血流注狀態,比擬為谷、溪、溝、瀆、淵、渠、盆、井、泉、池、澤、海等;有的以府、庫、倉、舍、宮、庭、台、闕、關、都、廊、處、間、屋、戶、樞、門、窗、街、道、沖、市等比擬腧穴的處所或通路。

  象形法;是以物象比喻腧穴所在部位的(骨骼、肌肉及皮膚皺紋等)形象特點。如動物象形的魚際、鳩尾、犢鼻、伏兔、鶴頂等;植物象形的攢竹、禾髎、絲竹空等;雜物象形的天鼎、頰車、屋翳、玉枕、天柱、大杼、懸鐘、華蓋等。

  會意法;是根據經絡腧穴的生理功能、病理現象、治療作用及解部位等特點通過會意的方法,使腧穴的特點從名稱反映出來,有利於記憶。如口唇下的承漿、目下的承泣、鼻旁的迎香、口旁的地倉、臍下的關元歸來等。

  上述命名方法,既可單獨應用,又可合併應用。所以研究腧穴的命名要根據腧穴的特點,選擇上述方法來單獨或綜合分析,就會了解腧穴的含義。

  腧穴的命名主要以腧穴位置、腧穴性能、中醫學基礎理論為依據。部分腧穴是根據腧穴所在部位解剖名稱或相關部位的特點而命名的,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脊間的脊中等。部分腧穴是根據腧穴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治療作用而命名的,如聽宮、聽會、關元、期門、風門、承滿、腹結、腹哀、睛明、光明、筋縮、水分、啞門等。部分腧穴是根據部位或治療作用,結合陰陽、五行、臟腑、經絡、氣血等中醫學基礎理論來命名的,如陽陵泉、陰陵泉、俠白、少商、肝俞、魄門、腎俞、志室、三陰交、百會、氣海、血海等。此外,腧穴的命名還根據腧穴的位置以及與彼鄰之間的關係,用前、後、上、中、下、內、外等方法術語來命名的,如前頂、後頂、上巨虛、下巨虛、內關、外關等。

總之,學習腧穴命名的含義既可掌握腧穴的分布概況,又可了解各腧穴的特點,對於學習記憶腧穴都有裨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周爺爺 的頭像
    周爺爺

    周福寶老師的"中醫養生"益想世界!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