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脈循行:

足少陰腎經(1)起於足少趾下,斜向足心(湧泉─腎1)(2)出於舟骨粗隆下(3)沿內踝後(4)進入足跟(5)再向上行於小腿內側(6)膕窩的內側(7)上向股部內側後緣(8)通向脊柱(長強─督1)屬於腎(9)絡膀胱(10)腎臟部直行的脈;(11)從腎向上通過肝和橫膈(12)進入肺中(13)沿著喉嚨(14)挾於舌根部;(15)肺部支脈:從肺部出來,聯絡心臟,流注於胸中,與手厥陰經相連接。

二、【內經原文】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1.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2.出于然谷之下3.循內踝之後4.別入跟中5.以上踹(按:踹應作腨)內6.出膕內廉7.上股內後廉8.貫脊屬腎9.絡膀胱10.其直者:從腎11.上貫肝膈12.入肺中13.循喉嚨14.挾舌本15.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三、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婦科、前陰病、腎、肺、咽喉等病症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四、本經穴位共二十七穴,分述如下:

穴位圖 

足少陰腎精1  

足少陰腎精2  

足少陰腎經3  

足少陰腎經4  

足少陰腎經5  

足少陰腎經6  

足少陰腎經7  

1.湧泉

位置:

(1).在足心,踡足時呈凹陷處,約當足底(去趾)1/3與中1/3交點。

(2).位於腳底中央稍微靠近指尖,彎曲腳趾時,最凹陷的地方。

(3).足掌心,凹陷中。

(4).臥位踡足趾,當掌心中央凹陷處,約在足底去趾三分之一處,與足背太衝內外相對(太衝:足大趾、次趾合縫內間往上量取二寸)

(5).仰臥或正坐,蹺足,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主治:

下肢癱瘓、頭頂痛、頭暈、目眩、失眠、咽喉痛、失音、小兒驚風、癲狂、癔病、昏厥、中暑、高血壓、腎病、心悸過速、神經衰弱

2.然谷

位置:

(1).在足內踝前下方,舟骨粗隆下緣凹陷中。

(2).位於內踝的前下方,舟狀骨與第一楔狀骨的關節下緣。

(3).足內踝前下方,舟狀骨與楔狀骨的關節部之下陷中。

(4).臥位或側足,足內踝之前下方,舟狀骨突起下緣,去公孫一寸陷中。

(5).正坐或仰臥,在足內踝側緣,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

主治:

月經不調、陰挺、陰癢、帶下、遺精、小便不利、泄瀉、咳血、小兒臍風、口噤、消渴、咽喉腫痛、足跗痛、下肢痿痹、高血壓、腦溢血後遺症、怕冷。

3.太溪

位置:

(1).內踝與跟腱之間凹陷中。

(2).與內踝最尖處的高度相等,在內踝與阿基里斯腱之間凹陷處,即動脈搏動部分。

(3).足內踝後五分,跟骨上動脈應手陷中。

(4).臥姿,在足內踝後五分,當內踝骨跟腱之中間,與外踝後五分之昆侖內外相對,有脛後動脈應手。

(5).坐位平於足底或仰臥,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

內踝腫痛、足跟痛、腰痛、頭痛、眩暈、咽喉腫痛、齒痛、耳鳴、耳聾、咳嗽氣喘、月經不調、失眠、遺精、陽痿、小便頻數、消渴、怕冷症。

4.大鐘

位置:

(1).內踝後下方,當跟腱附著部的內側凹陷中。

(2).位於內踝的下後方,踵骨上緣,阿基里斯腱內側凹陷部分。

(3).足跟後踵中,大骨上邊兩小筋間。

(4).本穴當肌腱與跟骨所構成之交角處,掐住穴令抬足必覺痠脹。水泉上一寸,從太溪下量五分,再於此處後量五分,是當後跟上際之後,外有肌腱一條,在肌腱之內即是本穴。

(5).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在足內側內踝後下方,當跟腱附著部的內側前方凹陷處。

主治:

足跟痛、腰痛、癃閉、遺尿、便秘、咳血、氣喘、癡呆、嗜臥、阿基里斯腱炎

5.水泉

位置:

(1).在太溪直下一寸,當跟骨結節之內側前上部凹陷中取之。

(2).位於太溪穴下面1寸,踵骨隆起的內側上部凹陷處。

(3).足內踝後下方,太溪下一寸,跟骨內側凹陷處。

(4).內踝後,太溪下一寸,此穴與太溪、大鐘呈三角形,照海之後下方,跟骨內側陷中。

(5).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在足內側內踝後下方,當太溪直下1寸,跟骨結節內側凹陷處。

主治:

足跟痛、月經不調、痛經、陰挺、小便不利、眼目昏花、腹痛、阿基里斯腱痛。

6.照海

位置:

(1).在內踝尖下一寸處。

(2).位於內踝尖正下方1寸處。

(3).足內踝下四分,當內踝與距骨之間,前後有筋,其穴在中。

(4).取此穴時令人穩坐,足底相對。足內踝下以指甲切之,微有一縫,為脛骨下端與距骨相接之間,即照海穴,與外踝申脈穴內外略相等。

(5).正坐平放足底,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主治:

月經不調、痛經、帶下、陰挺、小便頻數、癃閉、便祕、咽喉乾痛、失眠、癲癇、腳氣、腰痛、腎病、腳底痛

7.復溜

位置:

(1).太溪直上二寸,當跟腱之前緣。

(2).位於內踝上緣上方2寸處,阿基里斯腱的內緣。

(3).足內踝骨後,太溪之上方二寸,交信之後五分,其後為肌腱。

(4).足內踝上二寸,太溪上二寸處。

(5).正坐或仰臥,在小腿內側,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主治:

泄瀉、腸鳴、下肢痿痺、腰脊強痛、水腫、腹脹、盜汗、身熱無汗、腳底病、腳怕冷、阿基里斯腱疼痛。

8.交信

位置:

(1).太溪上2寸,在復溜前5分,脛骨內側緣的後方。

(2).位於復溜之前五分處,在脛骨後緣與阿基里斯腱之間。

(3).足內踝上二寸,復溜之前。

(4).足內踝上二寸與復溜並立,在復溜之前五分,三陰交下一寸微後,當脛骨之後緣。

(5).正坐或仰臥,在小腿內側,當太溪直上2寸,復溜前0.5寸,脛骨內側緣的後方。

主治:

股膝脛內側痛、月經不調、崩漏、陰挺、泄瀉、便祕、怕冷症。

9.築賓

位置:

(1).腓腸肌內側肌腹下端,太溪上五寸許,當太溪與陰谷之連線上。

(2).在內踝上5寸處,位於腓腹肌下垂部與平坦肌之間。

(3).在足內踝上五寸,腓腸肌內緣分肉之中。

(4).正坐屈膝,復溜直上三寸,三陰交直上二寸後面一寸二分,兩筋分肉間。

(5).正坐或仰臥,在小腿內側,當太溪與陰谷的連線上,太溪上5寸,腓腸肌肌腹的下方。

主治:

小腿內側痛、疝痛、嘔吐、癲狂、癇症、解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痔瘡

10.陰谷

位置:

(1).膕窩內側,與委中平。屈膝,在半腱肌腱與半膜肌腱之間取之。

(2).位於膝窩橫紋的內側,半腱肌肌腱與半膜肌肌腱之間。

(3).膝關節內側,脛骨頭後上方,大筋之下小筋之上,委中之內側。

(4).正坐垂足,掐住膝膕窩橫紋頭,再令伸足,以手向膝彎後摸之,按取小筋與大筋之間陷中。用針時,必撥開上下大小兩筋乃可進針,此乃陰股最深之穴,故名陰谷。本穴與曲泉穴中隔一條筋。

(5).正坐微屈膝,在膕窩內側。屈膝時,當半腱肌與半膜肌之間。

主治:

月經不調、崩漏、膝股內側痛、陽痿、疝痛、小便難、陰部痛癢、白帶。

11.橫骨

位置:

(1).在臍下五寸,當恥骨聯合上緣曲骨旁開五分。

(2).在大赫穴下面1寸,曲骨穴外側5分處。

(3).下腹部,恥骨之上際,去腹中行各五分。

(4).仰臥,大赫下一寸,曲骨旁五分,以手於陰毛上按之內有橫骨,即交骨,又名恥骨。於腹正中線旁量五分,當橫骨上際,即橫骨穴。

(5).仰臥,在下腹部,當臍中下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主治:

陰部痛、少腹脹痛、腰痛、遺精、陽痿、遺尿、小便不通、疝氣、泌尿生殖器官疾病(膀胱炎,尿道炎)、月經障礙

12.大赫

位置:

(1).在臍下四寸,中極旁開五分。

(2).位於中極穴外側5分,橫骨穴上方1寸處。

(3).下腹部,肓俞下四寸,去腹中行各五分(深部為小腸、膀胱)

(4).氣穴下一寸,橫骨上一寸,中極旁五分(深部為腸),去腹中行各五分。

(5).仰臥,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主治:

月經不調、帶下、痛經、不孕、陰部痛、子宮脫垂、遺精、陽痿、泄瀉、膀胱炎、尿道炎

13.氣穴

位置:

(1).在臍下三寸,關元旁開五分。

(2).位於關元穴外側5分,橫骨穴上方2寸處。

(3).下腹部,肓俞下三寸,去腹中行各五分(深部為腸)

(4).四滿下一寸,橫骨上二寸,關元旁五分,去腹中行各五分。

(5).仰臥,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主治:

月經不調、帶下、小便不通、不孕、腰痛、陽痿、泄瀉、痢疾

14.四滿

(1).在臍下二寸,石門旁開五分。

(2).位於石門穴外側5分,橫骨穴上方3寸處。

(3).下腹部,肓俞下二寸,去腹中行各五分。

(4).氣穴上一寸,橫骨上三寸,石門旁五分,去腹中行各五分。

(5).仰臥,在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主治:

月經不調、帶下、腹痛、不孕、遺精、遺尿、疝氣、便秘、水腫、腹部寒冷、腹部膨脹

15.中注

(1).在臍下一寸,陰交旁開五分。

(2).位於陰交穴外側5分,橫骨穴上方4寸處。

(3).下腹部,肓俞下一寸,去腹中行各五分。

(4).肓俞下一寸,四滿上一寸,陰交旁五分,去腹中行各五分。

(5).仰臥,在中腹部,當臍中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主治:

腰腹疼痛、月經不調、泄瀉、便秘、痢疾、腸疝痛。

16.肓俞

位置:

(1).臍中旁開五分。

(2).位於肚臍外側5分處。

(3).腹部,臍兩旁各五分。

(4).仰而取之,水分下一寸去旁五分,神闕旁五分。

(5).仰臥,在中腹部,當臍中旁開0.5寸。

主治:

腹脹、腹痛、腰痛、嘔吐、泄瀉、便秘、痢疾、疝氣、腎炎、急性腹瀉、糖尿病、腸炎。

17.商曲

位置:

(1).在臍上二寸,下脘旁開五分。

(2).位於下脘穴外側5分,肓俞穴上面2寸處。

(3).上腹部,石關下一寸,肓俞上二寸,去腹中行各五分。

(4).仰而取之,石關下一寸,去中行各五分,即下脘旁五分。

(5).仰臥,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0.5

主治:

腹痛、泄瀉、便秘、腹部疼痛、臍部壓痛

18.石關

位置:

(1).在臍上三寸,建里旁開五分。

(2).位於建里穴外側5分,肓俞穴上面3寸處。

(3).上腹部,陰都下一寸,肓俞上三寸,去腹中行各五分。

(4).商曲上一寸,幽門下三寸,去中行各五分,即建里旁五分。

(5).仰臥,在上腹部,當臍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0.5

主治:

胃痛、腹痛、不孕、嘔吐、便秘

19.陰都

位置:

(1).在臍上四寸,中脘旁開五分。

(2).位於中脘穴外側5分,肓俞穴上面4寸處。

(3).上腹部,通谷下一寸,肓俞上四寸,去腹中行各五分。

(4).仰而取之,在幽門下二寸,石關上一寸,去正中行各五分,即中脘旁五分。

(5).仰臥,在上腹部,當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0.5

主治:

腹痛、腹脹、腸鳴、便祕、不孕、胃潰瘍、胃炎、咳嗽

20.腹通谷

(1).在臍上五寸,上脘旁開五分。

(2).位於上脘穴外側5分,肓俞穴上面5寸處。

(3).上腹部,幽門下一寸,肓俞上五寸,去腹中行各五分(深部為胃)

(4).仰而取之,在幽門下一寸,陰都上一寸,去正中行各五分,即上脘旁五分。

(5).仰臥,在上腹部,當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0.5

主治:

嘔吐、腹痛、腹脹、胃炎、胃潰瘍、完谷不化。

21.幽門

位置:

(1).在臍上六寸,巨闕旁開五分。

(2).位於巨闕穴外側5分,肓俞穴上面6寸處。

(3).上腹部,肓俞上六寸,巨闕兩旁各五分(深部左為胃,右為肝)

(4).仰而取之,通谷上一寸,去正中行各五分,即巨闕旁五分。

(5).仰臥,在上腹部,當臍中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0.5

主治:

腹脹、嘔吐、胃痛、泄瀉、痢疾、咳嗽、心下鬱悶

22.步廊

(1).在第五肋間隙,任脈旁開二寸。

(2).位於中庭穴外側2寸,神封穴下面16分處,第五肋間。

(3).前胸部第五與第六肋間,神封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二寸,內部為肺,左心臟右肝臟。

(4).仰而取之,神封下一寸六分,中庭旁二寸,當第五肋間陷中是穴。

(5).仰臥,在胸部,當第五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

主治:

胸痛、咳嗽、胸脇脹滿、氣喘、嘔吐、乳癰、狹心症

23.神封

(1).在第四肋間隙,任脈旁開二寸。

(2).位於膻中穴外側2寸,靈墟穴下面16分處,第四肋間。

(3).前胸部第四與第五肋間,靈墟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二寸(內部為心臟)

(4).仰而取之,步廊上一寸六分,靈墟下一寸六分,去中行二寸,即膻中旁開二寸,當第四肋間是穴。

(5).仰臥,在胸部,當第四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

主治:

不得息、咳逆、乳癰、胸脇支滿、灑淅惡寒、氣喘、嘔吐、肋間神經痛

24.靈墟

(1).在第三肋間隙,任脈旁開二寸。

(2).位於玉堂穴外側2寸,神藏穴下面16分處,第三肋間。

(3).前胸部第三與第四肋間,神藏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二寸。

(4).仰而取之,神封上一寸六分,神藏下一寸六分,玉堂旁開二寸,去正中行二寸,第三肋間是穴。

(5).仰臥,在胸部,當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

主治:

乳癰、咳嗽、胸脇脹痛、氣喘、嘔吐、肋間神經痛。

25.神藏

(1).在第二肋間隙,任脈旁開二寸。

(2).位於紫宮穴外側2寸,彧中穴下面16分處,第二肋間。

(3).前胸部第二與第三肋間,彧中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二寸。

(4).仰而取之,靈墟上一寸六分,彧中下一寸六分,紫宮旁二寸陷中,去正中行二寸,第二肋間是穴。

(5).仰臥,在胸部,當第二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

主治:

咳嗽、胸痛、氣喘、嘔吐、高血壓、神經症。

26.彧中

(1).在第一肋間隙,任脈旁開二寸。

(2).位於華蓋穴外側2寸,俞府穴下面16分處,第一肋間。

(3).前胸部第一與第二肋間,俞府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二寸。

(4).仰而取之,神藏上一寸六分,俞府下一寸六分,華蓋旁二寸陷中,去正中行二寸,第一肋間是穴。

(5).仰臥,在胸部,當第一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

主治:

咳嗽、胸脇脹痛、氣喘、氣管炎。

27.俞府

(1).在鎖骨下緣之凹陷中,任脈旁開二寸。

(2).位於璇璣穴外側2寸,鎖骨的下緣。

(3).前胸部在鎖骨與第一肋間,去胸中行璇璣兩旁各二寸。

(4).仰而取之,鎖骨下陷中,璇璣旁二寸,去正中行二寸。

(5).仰臥,在胸部,當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2

主治:

胸痛、咳嗽、嘔吐、氣喘、支氣管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