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手法是在繼承前人按摩手法的基礎上,按照發病區域的需要和人體的解剖生理結構,由肢體遠端沿著向臟器方向進行操作。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和患病情況,以用力大小分輕、中、重三種方法為定量,深部揉壓手法為主,具體分基本手法和全身手法兩大類。
一、基本手法
基本手法是按摩操作的主要方法,根據病情不同、辨證地應用,以達到疏經活絡、活血化瘀、調整機體機能的平衡,分按、摩、揉、壓、轉、拉、振、顫等手法。
(一)、按法
按法,是用手和前臂放在患區周圍進行下按的一種方法。
1.操作要點:按時由輕而重,使病人有一種壓迫感,但不致過於疼痛為度。一般和摩、揉、推、壓等操作配合進行,按時淺可至皮膚,深可至肌肉、骨骼和內臟。按法分為指按法、掌按法和前臂按法三種。
(1).指按法:是用指腹進行按壓的一種方法,按時必須用力均勻,不能偏重於一方,使病人有不快的感覺。指按時常在組織薄弱的地方,如:頭面部和關節周圍。
(2).掌按法:是用手掌進行按壓的一種方法,根據病範圍的大小掌的著力部位也不同。如:手掌平均用力、或掌後緣重點用力、或大魚際處重點用力。掌按時常在面積較大和肌肉較厚的部位,如:肩背部和胸腹部等。
(3).前臂按法:是用前臂肌肉隆起部進行按壓的一種方法,按時先由輕而重逐漸按至深部,然後和揉動作配和操作。按時常在大面積和肌肉肥厚的部位,如:腰背部、臀部和大腿周圍。
2.原理探討:根據中醫學的理論按法,有通經活絡、開通閉塞、祛寒止痛和幫助消化等作用。根據現代醫學的研究,按法和摩法綜合運用,有降低過高的神經興奮、改善組織的血液供應,使機體內氧化過程增強,消除淋巴管內的瘀滯狀態,增強組織的營養等作用。
(二)、摩法
摩法,是用指腹、指掌面或手掌接觸病區,在皮膚表面進行摩動的一種方法。
1.操作要點:摩動時不可用力太大,以輕柔軟和有節奏的精巧自如地摩動,使病人有輕快舒適的感覺。摩動的快慢依病情決定,摩法分:指摩法和掌摩法等。
(1).指摩法:是用指腹或指掌面在病區進行摩動的一種方法,分單手和雙手操作。指摩時用力不要過重要輕巧靈活,一般多在頭部、手指、足趾和面積較小的部位應用。
(2).掌摩法:是用手的掌面接觸皮膚進行摩動的一種方法。摩動時用力要均勻,開始操作時稍慢,待病人緊張度消除後可逐漸加快。掌摩法適用於大面積部位,在按摩開始和結束時都用掌摩法。
2. 原理探討:根據中醫學的理論,摩法有理氣和中、舒氣和血、消炎退熱、祛寒加熱、消積散瘀等作用。〝急摩為洩,緩摩為補〞;根據現代醫學的研究,直接摩動皮膚使表層的衰老細胞脫落,改善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提高皮膚的溫度,加速淋巴和血液的流動,影響末梢神經進而對中樞神經發生作用。如果持續摩動數十分鐘,使肩部和全身興奮降低,有鎮靜止痛麻醉等作用。
(三)、揉法
揉法,是以指腹、指的掌面、手掌或前臂,沿著病區或病區周圍,從淺到深進行反復揉動的一種方法,是手法中最重要的一種手法。
1.操作要點:揉動時操作部位緊貼病區,作弧形不斷的往返移動,幅度大小要根據病範圍決定。揉動時用力要達到深部,要有節奏的進行,不能突然過猛過快擠壓病區。揉法分:指揉法、掌揉法、前臂揉法三種。
(1).指揉法:是以指腹、側腹、指腹後三分之一或指掌面,緊貼皮膚作不間斷的反復揉動。揉時以指關節和掌指關節為主,揉力由輕到重逐漸加重,揉動的快慢由病情而決定,指揉法適用於小面積部位。
(2).掌揉法:是以手掌肌肉隆起處接觸病區作不間斷的來回揉動。揉力是由大魚際衍化至小魚際,或小魚際衍化至大魚際,揉力的輕重依病情而決定。掌揉法適用於較大面積的部位。
(3).前臂揉法:是用前臂內側肌腹隆起部緊貼病區向前揉動。揉時要靈活有力,使深部組織起到調整作用。前臂揉法適用於肌肉肥厚的部位。
2.原理探討:根據中醫學的理論,揉法有消腫止痛、祛風散熱、幫助消化等作用。根據現代醫學的研究,揉法有剝離粘黏、減輕疼痛、消除腫脹、增加肌肉的彈性和伸展性、調整代謝和麻醉等作用。如用力反復揉動時,組織胺和乙醯胆碱二者之一進入血液後,能使血管擴張、增強體液循環和組織的營養,促進組織再生。內在環境改變後抵抗力增強,病變就向修復的方向發展,從而達到治病的目地。
(四)、壓法
壓法,是用指峰、掌後緣和肘關節後面的突起處,接觸病區用力向下深壓的一種方法。
1.操作要點:壓法是接觸面積小、用力大,準確的找痛點。操作時根據病情和病人的體質、年齡、性別的不同用力也不相同。如小孩和體質虛弱的病人用力要輕,成人和體胖的病人用力要重。壓法是按摩手法中用力最重的一種手法,力量要壓至深部組織,以達到診察和治療的目的。壓法分:指壓法、掌壓法和肘壓法三種。
(1).指壓法:是用指峰(指尖)或側峰,在病區進行深壓尋找壓痛點。如:關節周圍、骨縫、肌縫、棘突間等。指壓時由輕而重逐漸加大力量,切忌用力過猛,以免發生暈按現象。
(2).掌壓法:是用手掌或手掌後緣在病區進行深壓的一種方法。常應用在面積較大的部位,如臀部、腰部(兩椎骨間)等。
(3).肘壓法:用肘尖關節後面的突起處接觸病區進行深壓的一種方法。常用在大面積和肌肉較厚處,如臀部、脊住兩側和肩背部。壓法是按摩中最強的一種攻瀉手法,操作時要特別謹慎,以免發生意外。
2.原理探討:壓法有鎮靜止痛、舒筋活血、判斷深部組織的病變所在處、增加肌肉的收縮力和抑制神經興奮(麻醉)等作用。用力深壓可促進淋巴管和血管的排空,使陰壓升高以消除體液的瘀滯現象,並能幫助代謝物很快排出。
(五)、轉法
轉法,是一手扶托被轉關節的近端,一手握住被轉關節的遠端,或雙手對稱扶握作環形轉動,從而達到活動關節的一種方法。
1.操作要點:轉動時必須按照關節的生理活動範圍進行,轉動的範圍由小到大,力量由輕到重。轉動時的速度自慢到快但不宜過速,轉動時的手法要平穩緩慢、姿勢正確。轉動小關節時操作比較簡單,在轉動大關節時必須安置好病人的體位,否則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
2.原理探討:轉法根據中醫的理論,能通腠(ㄘㄡˋ)理、關節,產生熱氣,上熏脈絡。根據現代醫學研究,轉法能增加病人肢體的活動,加強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並可促進體液的環流,常用做預防和治療各關節的功能障礙。
(六)、拉法
拉法,是對有功能障礙的關節幫助其伸展的一種方法。在轉動後緊接著就是拉,拉時必須仔細瞭解關節的活動幅度,根據關節的運動範圍進行。拉時用力要均衡、迅速、靈活、準確,不宜過猛。如果是關節變形或強直,拉時用力要緩慢,均衡逐漸增加拉力,使之恢復原位。拉法可增加關節的活動性、延伸攣縮的肌肉、改善體液循環、增強肌肉的營養,使錯位的組織復位,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有些關節活動範圍小,不能作旋轉運動,可先進行屈曲,然後再進行伸拉。
(七)、振動法
振動法,是用雙手掌的尺側緣、指端掌後緣或半握拳等姿勢,在病區進行有節奏的振動。
1.操作要點:操作時,醫生首先上肢肌肉放鬆,運用腕力作靈活迅速、有節奏、有彈性的交替振動。開始操作時動作要軟而柔和,以後逐漸增加振動力,使病人有一種輕快舒適的感覺。振動法分:拳振動法、掌振法、扣振法三種
(1).掌振法:各手指成自然姿勢伸開,指間留有適當的距離,然後以手的尺側緣在病區進行有節奏的上下彈動。
(2). 拳振動法:雙手成半握拳姿勢,拇指握於2-5指的掌側,指間留有空隙,然後以腕力做上下彈動。彈動時兩拳間稍留距離,動作要協調、用力柔而靈巧由輕而重,頻率由慢而快要有節奏地進行。
(3).扣振法:各指併攏呈自然姿勢彎曲、掌心向下,以指端、大小魚際和掌後緣接觸病區。操作時腕部用力,動作要輕巧有力、有彈性又有節律,使病人有舒適的感覺。
2.原理探討:振動法,根據中醫學的理論,有行氣通絡、祛風散寒、宣通周身之氣血、疏鬆肌肉、消除痠脹等作用。根據現代醫學的研究,振動法有解除緊張、恢復肌力、緩解疼痛、增加分泌、改善體液循環、增強被按摩部位營養等作用。如在肌肉較厚處扣振,有使神經興奮的作用,並可達到血管運動神經,使血管縮收、血壓降低、脈搏變慢、肌肉舒張。中等振動可增加感覺和運動神經的興奮性。強的振動可降低神經的活動,減輕甚至消除疼痛感。它的作用可能是興奮的;也可能是鎮靜的。並可使血管擴張、局部充血、溫度升高、脈搏加快、血壓升高。
有些手法研究認為;用中等手法振動上背部,使脈搏變慢並可調整心律不整現象。總之,振法對機體的作用是取決於手法的強弱,因此手法操作是按摩治病的關鍵問題。
(八)、顫動法
顫動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接觸病區,以腕的擺動力或彈動力使靈活而有力的顫動。開始顫動時稍慢,以後逐漸加快。分指顫動法、提指顫動法、掌顫動法和顫抖法四種。
(1).指顫動法:是以2-5指的指腹和指掌面接觸病區,再以手腕的左右擺動作移動性的顫動。雙手交替進行,多用在頭部。一種是單手操作,即一手扶托,另一手2-5指的指腹接觸病區,開始時先徐徐向前推顫,顫力逐漸加大,達到深部組織時再適當向回拉顫,使粘連能起到剝離作用為宜,此法多用在腹部。
(2). 提指顫動法:各指分開略呈半屈姿勢,以指腹接觸病區作上下交替的提顫。操作時將雙手提起,然後迅速向下至病區,當各指腹達病區時要輕而柔和,以拇指對其他各指作抓捏式動作,上虛、下實,雙手有節奏地交替進行。此法適用於頭、腹部,動作越快越好。
(3).掌顫動法:一手扶托,另一手的尺側緣接觸病區,作左右顫動。
(4).顫抖法:操作時病人採取坐位姿勢,上肢下垂、肌肉放鬆,醫生在病人側方下蹲成騎馬式,一手握住病手,迅速將患肢做前後顫動,越快越好,使整個上肢都能受到顫動力為宜。
2.原理探討:根據中醫學的理論,顫動法有行氣通竅、舒筋活絡、疏通關節、使氣血暢行的作用。根據現代醫學的研究,顫動法能緩解刺激、解除肌群的勞損和關節的酸痛,對周圍神經也起一定作用。持續顫動十分鐘以上可緩解攣縮的肌肉、減輕疼痛、加強胃腸的蠕動、增加腺體的分泌、降低脈搏的頻率、增強心臟的收縮。
二、一般手法
基本手法以外的一些操作手法,概括起來叫一般手法。有的起固定作用,有的是一種動作改變成另一種動作的接替動作,有的是兩種方法中的中介手法,有的對某些疾病治療時應用但不普遍應用。分以下幾種:
(一)、扶托法
是醫生用手扶托病人一定的部份,起固定作用。
(二)、接奏法
是一個動作接續另一個動作的中繼手法,要點是靈活動作、接奏準確。
(三)、推法
用手指、手掌或前臂沿著病區作向心方向的推動,淺可至皮下,深可達肌肉、骨骼和內臟等。在我們的手法中不作單獨運用,往往在摩揉手法作向前移動時即有推的作用。用力的輕重根據摩揉力的大小決定。
(四)、捏法
是用手指擠捏肌肉、肌腱等軟組織的一種方法,常常隨著患區的外形輪廓進行摸捏,達到治療的目的。有時診斷某部有無疾病,用手捏捏摸摸作為初步診察。
(五)、搓法
是用手掌接觸病區,作迅速的往返搓動,越快越好。有單手操作和雙手操作。
(1).單手搓法:一手扶托,另一手接觸病區,作迅速的搓動至局部發熱為止,多用在腰背部。
(2).雙手搓法:多用在肢,即雙手作對稱性的放在患肢兩側做往返搓動。
(六)、撥彈法
是撥、彈兩種手法的總合運用。即一手在適當部位扶托,另一手的拇指對其餘各指,抓住肌緣先適當用力將肌肉撥動,再將肌肉提起來迅速放鬆,使肌肉起到彈動的作用,彈撥到肌肉有酸麻感為宜。此法對過度疲勞、緩解肌肉的緊張度、剝離粘連、疏通脈管、調節神經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七)、撬法
分指撬法和掌撬法兩種。
(1).指撬法:頸椎有前突時用指撬法。即一手扶托,一手拇指的指腹在脊椎上前突的側方,先以指腹前三分之一定位,再向前深壓,壓後迅速撬起。是整復突起的主要手法。
(2).掌撬法:有椎間盤突出病變時用掌撬法,雙手或單手操作都可。即掌後緣對準椎骨間痛點上,先向下徐徐深壓,壓後迅速撬起,但手掌不能離開病區。反復掌撬3-5次後,掌揉1-3次結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