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乃通過各種醫事活動來頤養生命,即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防止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歷來提倡“未病而治”的預防醫學思想,故對於養生學的研究亦甚為重視。人的生、長、壯、老、巳,自古以來雖然都是不可抗拒的規律,但衰老之遲早與壽命之長短並非人人相同。歷代帝王各個生活奢侈糜爛、盡享人間富貴,可以說大多數反而都是短命的,唯有清代乾隆是中國封建帝王最長壽者。主要原因就在於其善於養生,提出〝遠房閨習武備〞;根據他的切身體會,總結出了養生訣竅「吐納肺臟,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由於他愛好廣泛,不僅善騎愛武,而且興趣甚廣,愛讀書、喜書法、善詩文。同時又注意修身養性,一生身體強壯,活到八十九歲仍然神智清晰、過問朝政。可見懂得養生者,經常採取一些有效方法來增強體質、延緩衰老延長壽命,並不在吃喝等方面的生活享受,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對此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並上升為理論。中醫養生學說起源久遠,早在《靈樞‧本神》便已提出〝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唐代著名醫家藥王孫思邈之所以能活到101歲高齡,也是源自其注重養身修性,尤其他所寫的《養生銘》很值得後人借鑒。宋朝歐陽修在《刪正黃庭經序》裡曾解釋曰:「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不自戕賊夭閼,而盡其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也指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皆得所願〞。這些養生理論是有其積極意義的,很多具有民族特色,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豐富了中醫養生的內容,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仍有其重要指導作用。深入探討養生理論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當今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尋求健康長壽的養生之道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日常課題。中醫養生內容頗多,本文試從內因角度如脾(胃)、腎、精神方面…,略談一些個人見解。
內因,是指人體的正氣。所謂正氣,是指人體的功能活動(包括調節機能、防禦機能、適應性、康復力等)及其物質基礎(包括精、氣、血、津液)而言,包括陰精和陽氣二部份。人生有形不離陰陽,陽化則陰形成,人體的生長發育主要是由於體內陰精與陽氣的“化氣”和“形成”的作用。在正常生理狀態下,陰精與陽氣在對立、互根、消長、轉化中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即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機體的陰陽平衡標誌著健康,陰陽失調時則疾病乃起。疾病的發生關係到正邪二個方面(邪,指一切致病因素而言),而正氣是發病的決定因素。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不僅是中醫發病的理論基礎,也是中醫養生學的指導與思想。中醫認為養生學的保持身體健康、防病、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根本,在於人體的內部因素──正氣,因此養生的任務在於維護人體的正氣。
正氣的盛衰又本於脾胃,脾胃居於中焦,在五行中屬土,二者互為表裡。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為胃行其津液。脾主濕、主升;胃主燥、主降,脾胃互相配合,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則氣血充盈,正氣充沛。《脾胃論》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人體的健康情況,既與先天稟賦有關,又賴於後天的調養。故中醫養生學在強調保先天的同時,也非常重視調養後天,先天不足可通過後天調養彌補,所以加強後天的調養是養生的重要原則。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脾氣以升為健,胃氣以降為和,這是脾胃生理的一大特點。正由於脾胃的這一功能,才能保持飲食的消化吸收及糟粕物質的排泄,以維持人體的生命。人身之精氣的轉輸升降亦依賴於脾胃的升降來完成,因而脾胃的升降作用對人體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只有脾氣得升,谷氣上升得以輸布,元氣才能充盛,生機才能活躍,人體才能健壯,陰火才會收斂潛藏而不妄動。若脾氣不足,升發不及,谷氣升發不足,元氣必然虧虛,生機必然受到影響也不活躍,元氣不能制約陰火,陰火內熾而妄動就會出現多種病症。人的健康、生機的活躍、生命的健旺主要是正氣充足,所以保護正氣必須重視脾胃之氣的升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