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福寶
--------------------------------------------------------
華貴的牡丹花,
妳到哪裡去了。
是枯萎了;還是凋謝了,
作者:周福寶
--------------------------------------------------------
華貴的牡丹花,
妳到哪裡去了。
是枯萎了;還是凋謝了,
作者:周福寶
--------------------------------------------------------
沉醉於往昔的激情,
真的美滿過;享受過;也幸福過……
但是那些歡樂了時光,
作者:周福寶
--------------------------------------------------------
今朝啊;今朝!
妳還是那樣的窈窕美貌。
明朝啊;明朝!
作者:周福寶
--------------------------------------------------------
那個冬季的某日,
我倆佇立在河邊。
淡淡的夕陽,像失魂的妳;
衰老是任何生命過程的必然規律,雖然它不能抗拒,但是能夠延緩。隨著國際人口老齡化趨勢的迅速增長,探討衰老機理及養生抗衰研究已成為醫學領域中的熱門課題之一。
一、中醫學對衰老的認識
醫學對衰老的理論認識及抗衰老的醫療實踐歷史悠久,歷代文獻著述也非常豐富,因此運用中醫理論抗衰老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優勢。現帶研究表明,五臟虛損是衰老的基礎,而情志內傷是致衰的因素之一。人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密切的關係,情志活動必須以五臟精氣作為物質基礎。例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外界的各種精神刺激只要作用於有關內臟,就能表現出情志的變化。所以人的情志是人體對客觀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屬正常的精神活動範圍,並可致病。但是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就會影響人體的生理,造成氣機升降失調,使臟腑氣血功能紊亂,導致疾病的發生或加速機體的衰老。
二、西醫對衰老的認識
西醫學對現在生物學的模式,向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轉變,並以開始從生物、心理、社會諸因素的相互關係和作用中去考察健康發展和疾病防治的規律。社會心理因素直接作用於機體的一個或幾個器官或系統,或通過心理過程做出反映而影響心理上的完整和健康。如環境緊張它可使人的心理狀態失去平衡,造成心理上的和情緒上的波動,引起機體功能的變化,從而導致人體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傷,這些已被現代醫學所確認。最近瑞士蘇黎世大學醫學家漢斯‧繆勒經過實驗證明許多心理疾病是有基因基礎的,繆勒說無名焦慮和煩躁感是常見的心理疾病,大約有1/5的普通人一生中至少會發生一次。過去人們都是從純粹的心理學角度探討其病因,比如社會環境的影響和人生不幸的經歷等,只是最近幾年才以基因角度研究這樣疾病是否有生理基礎。他的實驗結果為開發新的心理調整提供了新的依據。
三、調整心理養生防衰的辦法
一、經脈循行:
足太陰脾經(1)起於足大趾末端;(2)沿著大趾內側赤白肉際;(3)上行至內踝前面;(4)再上小腿內側;(5)沿著脛骨後面;(6)交出足厥陰經的前面;(7)經膝,股內側前緣;(8)進入腹部;(9)屬於脾臟,聯絡胃;(10)通過橫膈上行;(11)挟食管旁;(12)連系舌根,分散於舌下;(13)胃部支脈:向上再通過橫膈;(14)流注于心中,與手少陰經相連接。
二、【內經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