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運行氣血、協調陰陽、調節人體各部的通路。〝經〞有路徑的含義,經脈貫通全身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絡〞有網絡的含義,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佈全身。《靈樞‧脈度》說:〝經脈者,常不可見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將脈按大小逐級分為經脈、絡脈、孫脈,即經脈分布較深而絡脈分布浮淺,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經絡系統是由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與奇經八脈等組成,通過經絡系統的聯繫,使人體臟腑組織器官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經絡學說是闡述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系統理論。它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等各方面,幾千年來一直指導著中醫各科的臨床實踐,與針灸學科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靈樞‧經脈》說:〝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李梴的《醫學入門》指出:〝醫而不知經絡,猶人夜行無燭,業者不可不熟〞。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篇       臨床治療

第一章       外科疾病

第一節       腰椎間盤突出症

病因

多由外傷引起,如挑、拾重物時突然扭腰、或慢性勞損、或因腰椎4-5、腰51在日常生活中受壓受重,加上椎間盤本身退行性病變,間盤彈性逐漸減退,腰部著涼後使韌帶和肌肉緊張,促使萎縮的椎間盤纖維環破裂。此病多見於20-40歲之男性患者,大部分有外傷史。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額區】

1.額中線

定位:在額部正中,前髮際上下各0.5寸。即自神庭穴向下1寸。

主治:頭痛、強笑、自哭、失眠、健忘、多夢、癲狂癇、鼻病等。

 

2.額旁1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頸椎骨質增生、頸項韌帶鈣化、頸椎間盤萎縮性退化等改變影響到頸部神經根或頸部脊椎或頸部主要血管,所產生一系列的綜合症候群,臨床上統稱頸椎病。本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中老年患者因肝腎不足、氣血漸虧、經筋失養,加之長期低頭工作,如抄寫、縫紉…職業等,久勞傷筋或因頸部外傷瘀阻氣滯或感受風寒濕邪,邪入經絡經氣受阻而發病。

 

【經絡穴道刮痧治療】

 

1.頭頸部:

督脈─(1).百會至風府。(2).啞門。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手法是在繼承前人按摩手法的基礎上,按照發病區域的需要和人體的解剖生理結構,由肢體遠端沿著向臟器方向進行操作。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和患病情況,以用力大小分輕、中、重三種方法為定量,深部揉壓手法為主,具體分基本手法和全身手法兩大類。

 

一、基本手法

  基本手法是按摩操作的主要方法,根據病情不同、辨證地應用,以達到疏經活絡、活血化瘀、調整機體機能的平衡,分按、摩、揉、壓、轉、拉、振、顫等手法。

 

(一)、按法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養生,乃通過各種醫事活動來頤養生命,即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防止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歷來提倡“未病而治”的預防醫學思想,故對於養生學的研究亦甚為重視。人的生、長、壯、老、巳,自古以來雖然都是不可抗拒的規律,但衰老之遲早與壽命之長短並非人人相同。歷代帝王各個生活奢侈糜爛、盡享人間富貴,可以說大多數反而都是短命的,唯有清代乾隆是中國封建帝王最長壽者。主要原因就在於其善於養生,提出〝遠房閨習武備〞;根據他的切身體會,總結出了養生訣竅「吐納肺臟,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由於他愛好廣泛,不僅善騎愛武,而且興趣甚廣,愛讀書、喜書法、善詩文。同時又注意修身養性,一生身體強壯,活到八十九歲仍然神智清晰、過問朝政。可見懂得養生者,經常採取一些有效方法來增強體質、延緩衰老延長壽命,並不在吃喝等方面的生活享受,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對此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並上升為理論。中醫養生學說起源久遠,早在《靈樞‧本神》便已提出〝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唐代著名醫家藥王孫思邈之所以能活到101歲高齡,也是源自其注重養身修性,尤其他所寫的《養生銘》很值得後人借鑒。宋朝歐陽修在《刪正黃庭經序》裡曾解釋曰:「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不自戕賊夭閼,而盡其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也指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皆得所願〞。這些養生理論是有其積極意義的,很多具有民族特色,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豐富了中醫養生的內容,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仍有其重要指導作用。深入探討養生理論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當今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尋求健康長壽的養生之道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日常課題。中醫養生內容頗多,本文試從內因角度如脾()、腎、精神方面…,略談一些個人見解。

 

  內因,是指人體的正氣。所謂正氣,是指人體的功能活動(包括調節機能、防禦機能、適應性、康復力等)及其物質基礎(包括精、氣、血、津液)而言,包括陰精和陽氣二部份。人生有形不離陰陽,陽化則陰形成,人體的生長發育主要是由於體內陰精與陽氣的“化氣”和“形成”的作用。在正常生理狀態下,陰精與陽氣在對立、互根、消長、轉化中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即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機體的陰陽平衡標誌著健康,陰陽失調時則疾病乃起。疾病的發生關係到正邪二個方面(邪,指一切致病因素而言),而正氣是發病的決定因素。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不僅是中醫發病的理論基礎,也是中醫養生學的指導與思想。中醫認為養生學的保持身體健康、防病、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根本,在於人體的內部因素──正氣,因此養生的任務在於維護人體的正氣。

 

  正氣的盛衰又本於脾胃,脾胃居於中焦,在五行中屬土,二者互為表裡。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為胃行其津液。脾主濕、主升;胃主燥、主降,脾胃互相配合,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則氣血充盈,正氣充沛。《脾胃論》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人體的健康情況,既與先天稟賦有關,又賴於後天的調養。故中醫養生學在強調保先天的同時,也非常重視調養後天,先天不足可通過後天調養彌補,所以加強後天的調養是養生的重要原則。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脾氣以升為健,胃氣以降為和,這是脾胃生理的一大特點。正由於脾胃的這一功能,才能保持飲食的消化吸收及糟粕物質的排泄,以維持人體的生命。人身之精氣的轉輸升降亦依賴於脾胃的升降來完成,因而脾胃的升降作用對人體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只有脾氣得升,谷氣上升得以輸布,元氣才能充盛,生機才能活躍,人體才能健壯,陰火才會收斂潛藏而不妄動。若脾氣不足,升發不及,谷氣升發不足,元氣必然虧虛,生機必然受到影響也不活躍,元氣不能制約陰火,陰火內熾而妄動就會出現多種病症。人的健康、生機的活躍、生命的健旺主要是正氣充足,所以保護正氣必須重視脾胃之氣的升發作用。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適宜〞的尺度

  對男女性生活而論,本來就不該有什麼〝適宜〞的標準。必須因人而異,各自在性生活中去感受,去以舒適、歡樂益身而無任何不良感覺或不良反應來商議,自我掌握。如此夫妻雙雙每天早上有規律地到河邊公園小跑,很好;但久了一旦有人生厭,就應商量何不改去森林公園小跑。或者小跑中有人感覺累了或其他不適,就不要硬性強求跑完計畫的全程,立即調整。在此,我們特別要深入討論人們非常關心與重視的〝什麼是適宜的性交事〞?曾在醫學界有人主張:「男女性交事,以每周一、二次為適宜」,其實是誤導。因為此說離開了具體的男男女女生理與心理健康狀態,而且只講次數不說每次的時間與力度,更沒說性交後的感覺與反應。要麼可能造成放縱;即縱欲,要麼可能造成恐懼與壓抑,都將不利於男女雙方的健康。只能依夫妻雙方的健康、能力、心情為前提,只要和諧、歡樂,特別是無任何不良感覺、反應,加之節制射精次數(或性交四、五次後或再多些次數後才射精),就可以不受次數概念約束,或每周一、二次;或每天一次;或每天早晚各一次,都將是有益的。相反地,如果夫妻雙方健康狀況不好或有病;或性交能力弱;或心情並不好,卻硬性強求每周一、二次為準;或猛力為之;或性交事中後都已有不良感覺、反應(如疼痛、心累、腰痠、腿軟、耳鳴等),其為害程度將同縱欲無異。一句話,因人而異,盡力而為,依感覺為準。

()、節制射精

  是集民間關於彭祖在性交事時控制射精次數,和民間一些有關性欲強、性能力強的男人多具有控制射精能力的傳說並贊同的觀念。即主張每次男女性交事,男方不要每次都射精,而是將要射精的感覺出現時就有意讓雙方暫停運動,休息片刻再運動,當很可能就要射精的感覺時立即停止性交。這樣三、四次或更多些次數後,再行性交事時雙方有準備地射一次精,而且盡量讓陰莖與精液在陰道裏多停留(作用),但這並不同於射精或長時間的不射精。因為精液並不是像西醫學分析的〝只是些蛋白質物質〞而已,它像女人排卵一樣,都是人的生命之本,都含有許多生物活性因子(待研究),不僅是人類繁衍之本,也與自身生命息息相關。如果女人在非孕期中不排卵(不月經),即中西醫稱“閉經病“,不僅可使身體枯萎,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如果在男女性交事中,男人射精入女人陰道裏,既可直接有益於女方健康,而且讓精液與女方陰道中分泌物交融後更可有益於男女雙方。雖然其機理尚不明白,醫學必將研究認識。所以,男女雙方都應懂得男人的精液既寶貴,必須節制(不可過分消耗)。但又不可對射精產生恐懼感,怕射精而過分壓抑,妨礙精液的新陳代謝,以至使精液減少、枯竭,其結果與縱欲、過分消耗精液之惡果無異。還有男女性交中,只要雙方和諧,雖然男方不射精,雙方還是有分泌物產生,也都含有許多生物活性因子,同樣對雙方自身和相互有益。

  概言之,男女性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是人類正常心理、生理之需求。它可以給人的健康、樂觀、進步、長壽,也可以破壞正常人的心理、生理機能,讓人墮落、衰老、痛苦、短命。在這“需要”與“破壞”之間的界限是迷迷糊糊的,望人們認真理解,掌握“愛”與“迷”的分寸,既充分表達真誠的愛心,用愛心換愛心,而不沉醉迷於男女之情中不能自拔。

四、結束語

周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